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
海南省印发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正式将碳排放纳入环境影响评价
近日,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海南省规划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和《海南省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旨在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两《技术指南》分别明确了海南省规划和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术语定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等内容。
关键词:协同治理行动
山东省推动能源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近日,山东省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山东省“百乡千村”绿色能源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旨在促进山东省乡村绿色能源综合开发与多元利用。《实施方案》明确了山东省“十四五”期间将建成1000个左右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开发利用的绿色能源发展标杆村等发展目标,部署了加快乡村绿色能源综合开发、推动乡村用能清洁替代等五项重点任务。
关键词:社会共治
世界无车日、公交出行宣传周:各地以多种形式倡导绿色出行
2021年20-26日为公交出行宣传周,今年主题为“倡导绿色出行、促进生态文明”,且9月22日为世界无车日。期间,全国包括武汉、大连、南通等在内的多个城市通过举办免费乘坐公共交通活动、启用巴士驿站、发行相关主题潮玩公交卡等多种形式倡议市民绿色出行,形成可持续环保观念,向社会传播碳达峰、碳中和环保理念。
碳达峰、碳中和
《关于控制副产三氟甲烷排放的通知》印发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控制副产三氟甲烷排放的通知》,旨在进一步明确《基加利修正案》关于控制副产三氟甲烷(HFC-23)排放的履约要求,确保实现履约目标。《通知》明确自2021年9月15日起,副产HFC-23不得直接排放,要求除作为原料用途和受控用途使用外,副产HFC-23应尽可能销毁处置。
全国首支零碳风险投资基金落地江苏省无锡高新区,推动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
近日,由红杉资本与远景科技集团共同成立的全国首支零碳风险投资基金——远景红杉碳中和基金正式落户江苏省无锡高新区。该基金为国内首支百亿规模碳中和技术基金,主要用于投资全球碳中和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打造碳中和技术创新生态,赋能加快形成碳中和技术和低碳产业链聚集,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
大气污染防治
关键词:空气质量
河北省:预计9月下旬部分城市可能出现PM2.5短时轻度污染
近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9月下旬全省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9月下旬河北省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其中,22-27日受温度较低、湿度偏高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石家庄、保定和邢台等城市可能出现PM2.5短时轻度污染。
山东省:1-8月空气质量同比改善7.4%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山东省1-8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就“十四五”期间山东省超低排放改造,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等问题答记者问。2021年1-8月,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27,同比改善7.4%。PM2.5、PM10、O3、CO平均浓度分别为37μg/m³、70μg/m³、173μg/m³、1.2mg/m³,分别同比下降14%、5.4%、4.9%、14.3%;SO2与NO2平均浓度分别为11μg/m³、26μg/m³,均同比持平。
湖南省:1-8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近日,湖南省发布1-8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1-8月,湖南省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2.5%,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其中,PM2.5、PM10、NO2和CO平均浓度分别为32μg/m³、46μg/m³、20μg/m³和1.2mg/m³,均同比上升;O3平均浓度为121μg/m³,同比下降;SO2平均浓度为8μg/m³,同比持平。
陕西省发布8月及1-8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近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8月及1-8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21年8月,陕西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2.96,同比上升3.1%;平均优良天数27.1天,同比减少1.7天。1-8月,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21,平均优良天数185.2天。8月,PM2.5、PM10、O3和NO2平均浓度分别为20μg/m³、41μg/m³、159μg/m³、20μg/m³,均同比上升;SO2平均浓度7μg/m³,同比持平;CO平均浓度0.8mg/m³,同比下降。1-8月,PM2.5、PM10和CO平均浓度均同比下降;SO2平均浓度同比持平;O3和NO2平均浓度均同比上升。
关键词:行动措施
上海市加强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提升生态环境管理能效
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上海市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办法》,以引导企事业单位守法自律,推动差异化监督执法,提升生态环境管理能效。《管理办法》明确了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的定义、适用范围、编制方式及纳入与不纳入条件、清单调整与公布等内容。2021年9月26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6年9月25日。
上海市出台办法,着力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
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上海市固定污染源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以强化精准治污,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管理办法》明确了对上海市辖区内固定污染源实行分类监管和分级监管,事中事后监管衔接、建立监管、监测、执法部门“三监联动”工作机制,实行差异化监管及实施不同监管频次等内容。
山东省开展2021年秋冬季秸秆禁烧工作,改善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秋冬季秸秆禁烧工作的通知》,旨在有效遏制露天焚烧秸秆违法行为,改善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通知》明确了自9月20日起,山东省继续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秋冬季秸秆焚烧火点情况,提出了严格压实秸秆禁烧工作责任,加强日常监管巡查,加大秸秆禁烧处罚考核力度等工作要求。
国际合作
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9月21日,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并提出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球发展倡议,表示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主要经济体能源与气候论坛”举办,中国表示将持续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
9月17日,“主要经济体能源与气候论坛”(MEF)以视频形式举办,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出席论坛并发言。中方指出,中国将持续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愿与各方一道,共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OP26取得积极成果,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持续实施。
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举行,中方表示要尊重各国国情能力差异,平衡适应与减缓资金
9月20日,第76届联大高级别会议周期间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举办,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视频出席会议并发言。中方表示,在减排问题上各国要尽其所能提高力度,但不搞“一刀切”;中方支持古特雷斯秘书长关于平衡分配适应与减缓资金的倡议,并强调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支持。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视频会见新西兰气候变化部长,共商应对气候变化
9月22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以视频形式会见新西兰气候变化部长詹姆斯·肖。双方就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乌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气象移动地面应用系统发运仪式成功举办
9月22日,中国-乌拉圭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发运仪式在北京成功举办。根据两国于2019年底签署的有关合作文件,中国向乌拉圭援助一套气象移动地面应用系统,为乌农业生产、环境监测、预防极端气候灾害提供支持,提高乌方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目前,该系统已完成研制生产并将于近期运送到乌拉圭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