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
关键词:战略规划、政策法规
生态环境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4月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实施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的环境治理行动,打造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示范样板。会议明确了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系列重点任务。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3月30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中部应发挥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现代流通体系、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加强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与生态建设和治理,实现中部绿色崛起。
《上海市2021年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计划》印发
3月25日,《上海市2021年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计划》印发,旨在扎实做好2021年度全市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现精准减污降碳。《计划》明确了2021年上海市大气污染治理和二氧化碳减排目标要求,细化了2021年上海市污染治理和气候变化应对重点和常规工作安排。
关键词:协同治理行动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研究部署2021年钢铁去产能“回头看”、粗钢产量压减等工作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将于2021年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钢铁去产能“回头看”检查以及粗钢产量压减工作,旨在统筹考虑碳达峰碳中和长远目标节点,引导钢铁企业摒弃以量取胜的粗放发展方式、化解过剩产能、确保实现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的目标,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四部门部署开展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引导居民绿色出行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于今年3—12月在山西、吉林、河南等省份的三四线城市、县区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通过支持网络购车,鼓励出台支持政策,加强宣传等措施,促进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引导居民绿色出行。
浙江省:数字赋能环境执法监管
3月25日,浙江省政府领导到省生态环境厅调研“浙里督”赋能生态环保工作。调研会围绕生态文明应用治理端、服务端建设进行指导,指出要把生态环保模块建设成为“浙里督”核心应用场景,梳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的一体化清单,做好环保督察和政府督查的融合,以数字赋能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川省基本完成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三年目标任务
3月30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情况等内容。目前,四川省已建成监测点位2.8万余个,基本完成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三年目标任务。下一步,四川省将以臭氧前体物、颗粒物、温室气体为重点,构建重点区域大气复合污染自动监测网络,在重点区域新增温室气体自动监测站,加强监测数据在监管执法的运用等。
关键词:社会共治
江苏省召开大气污染防治生态文化沙龙,搭建多方参与的共治平台
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控生态文化沙龙于近日召开,旨在搭建一个多方广泛参与的共治平台,开放式探讨江苏省生态环境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政府、企业、环保社会组织、媒体代表参与会议,并围绕大气污染防控、碳达峰碳中和、源头治理、精准科学治污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能源结构
国新办举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情况发布会
3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情况,就电力消纳机制、新能源补贴等问题答记者问。发布会指出,“十四五”期间将聚焦统筹优化新能源开发布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构建新能源消纳长效机制等工作重点,推动可再生能源健康有序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印发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旨在进一步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活动。《指南》明确了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核查原则和依据、核查程序和要点、核查复核以及信息公开等内容。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力求做好碳排放核算摸底和达峰前景分析有关工作
3月25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召开专家座谈会,旨在做好碳排放核算摸底和达峰前景分析有关工作。下一步,环资司将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简明适用的碳排放核算要求,明确核算边界与核算方法,指导各地区各行业扎实开展碳排放摸底和达峰前景分析。
大气污染防治
生态环境部公布4月上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
生态环境部公布4月上半月(1-15日)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4月上半月,全国大部扩散条件总体较好,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局部地区可能出现轻度污染过程。其中,4-8日,苏皖鲁豫区域局地可能出现短时中度污染过程。受沙尘影响,新疆南疆地区可能持续出现中度及以上污染过程。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3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旨在加强锅炉节能环保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锅炉节能和环保技术要求,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程》规定了锅炉设计,制造、安装、改造和修理,使用节能管理等相关内容。
山西省启动环境污染防治暨高铁高速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3月25日,山西省召开环境污染防治暨高铁高速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会。会议强调,山西省要紧盯结构性季节性污染及高铁高速沿线环境整治,着力解决工业污染、冬季散煤污染、夏季臭氧污染、柴油货车污染等问题,有效实现污染“削峰降频”,有效解决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持续改善全省生态环境。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通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进展有关情况
3月29日上午,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1年第三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进展有关情况。截至目前,2017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与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的两百余个问题基本完成整改。
安徽省制定《2021年安徽省自动监测质量检查实施方案》
安徽省制定《2021年安徽省自动监测质量检查实施方案》,旨在加强安徽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等自动监测数据全面性、连续性、准确性,提高自动监测数据质量。《方案》明确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检查有关事项,包括检查覆盖范围、频次。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开展普法帮扶活动,增强企业环保法治意识
近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开展“送法进企业,服务解难题”活动,向企业发放《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读本,听取企业生态环境保护需求,提出具体帮扶措施。下一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将继续做好普法宣传,引导人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高效绿色发展。
广西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动态发布
广西发布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截至2021年3月,广西重点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企业主动作出信用承诺1176家,全部履行信用承诺1128家,部分履行信用承诺48家,2694家参评企业的信用评价等级均为“普通”。(等级从优到劣依次为:守信、普通、一般失信、严重失信)
国际合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出席第6届全球能效大会
3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苏伟副秘书长出席第6届全球能效大会并致辞,强调“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调整能源结构,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完善节能标准体系,强化重点领域节能,加强国际能效合作。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应邀就气候治理与联合国秘书长对话
3月31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应邀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进行对话。双方围绕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中方气候行动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等议题交换意见。中方重申落实《公约》与《巴黎协定》的决心,坚定实现碳达峰目标,扩展多边合作。
国合会气候与生物多样性专题对话会召开
3月30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气候与生物多样性专题对话会以视频形式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在会上强调,中国正在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气候领域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