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生态环境部通报11月下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11月下半月,受多股冷空气影响,全国大部地区扩散条件总体较好,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主要为颗粒物。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中南部、苏皖鲁豫交界地区、汾渭平原局地和东北区域局地可能出现PM
2.5中度至重度污染过程。
——生态环境部
官方发布
11.13
国家能源局召开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专项监管电视电话会议,启动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专项监管工作。会议指出,要准确把握清洁取暖专项监管的定位和主要方向,认识到专项监管的复杂性,抓好清洁取暖工作监管,确保群众温暖过冬、打赢蓝天保卫战和实现碳减排与碳中和国际承诺。
——国家能源局
11.16
中国与博茨瓦纳签署《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物资赠送的谅解备忘录》。中方表示将不断加强与博方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交流合作,积极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落实。博方表示本次中方援助的相关物资设备将极大帮助博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希望双方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项目建设,携手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生态环境部
11.16
亚洲开发银行批准了亚行贷款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融资支持项目。该项目将支持节能减排产业、新能源产业、高污染和高耗能行业的结构调整及污染治理,以及与大气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相关的其他项目。
——财政部
11.16
针对近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的空气污染过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表示:通过对区域内典型工业城市工业生产活动水平的分析,各类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比去年同期增加,污染物排放相应增多,叠加冬季采暖影响,污染物排放量处于高位。一旦遇到高湿、静稳等不利气象条件,容易出现重污染天气。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预计17日夜间开始逐渐消散。
——生态环境部
11.19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视频会见国际能源署署长法蒂·比罗尔。黄润秋指出,中方将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加快从源头上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倒逼机制,持续提升气候治理能力。比罗尔积极评价中方在生态环境、清洁能源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表示国际能源署愿进一步加强与中方的合作交流。
——生态环境部
11.19
生态环境部通报了2020年10月和1—10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全国空气质量相较去年同期有改善。10月,全国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2.4%,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PM
2.5浓度为30 µg/m
3,同比下降3.2%;NO
2浓度同比持平,PM
10、O
3和CO浓度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10月,全国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7%,同比上升5.5个百分点;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同比均有下降。
——生态环境部
地方新闻
北京市
北京市完成成品油储运系统VOCs专项执法行动,2020年6月至9月,北京市通过扩大检查油气泄露点频次范围、使用在线监控系统远程监控、引导错峰加油减少排放等一系列措施,强化成品油储运系统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监管。行动共检查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7886座(辆)次,立案处罚62起,处罚金额181万元。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北京市公布2020年10月生态环境投诉举报情况。10月共受理生态环境投诉举报事项17515件,其中大气污染问题占比35.7%,反映扬尘、异味(垃圾场、喷漆等)、餐饮油烟等相对较多,分别占涉大气举报的42.8%、23.3%和11.5%。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天津市
天津市发布黄色预警,启动Ⅲ级应急响应措施。11月14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天津市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委、城市管理委、工业和信息化局、交通运输委和天津港集团共六部门和公司开展相应工作,全力应对2020—2021年秋冬季首轮区域性重污染过程。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
天津市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签署《天津市电力大数据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将推进用电信息与环保信息的贯通,促进生态监测网络和电力供电网络的融合,在污染防治、环境监管、科学研究、绩效评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
河北省
河北省召开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会议指出,11月9—12日和14—17日,河北省连续出现两轮中至重污染天气过程,且依然存在环境执法和环境督导帮扶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下一步,河北省将加强落实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方案;完善措施方法,确保精准减排;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绿色出行。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河北省发布《河北省2020—2021年秋冬季秸秆垃圾露天焚烧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自11月1日起开展秋冬季秸秆垃圾露天焚烧专项整治。行动中,河北省将加强对秸秆垃圾露天焚烧的监控;做好秸秆垃圾的处理处置和焚烧行为的防控;对火点进行来源解析和巡查追溯;对违法责任人和相关政府部门进行追责问责。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吉林省
吉林省对秸秆禁燃管控不力的区、市进行集体约谈并追责处罚。约谈会通报省内部分区、市存在限烧区内非计划烧除时段违规焚烧秸秆情况;指出管控工作汇总存在的不足,包括工作不严不细、“网格化”和旁站式监管形同虚设等问题;要求区、市加大秸秆禁烧工作力度,开展并组织好计划烧除工作,切实降低焚烧秸秆对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吉林省组织了今年全省第一批秸秆限烧区计划集中烧除。此次秸秆计划烧除,采用“攒堆”的方式,严格按照限烧区烧除批次所规定的烧除时间、烧除区域、烧除量科学开展。相关政府部门组织专人进行旁站式监督,坚决防止因露天焚烧秸秆引发安全事故。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黑龙江省
生态环境部就《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行动计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赴黑龙江省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会议指出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聚焦采暖季污染、重污染天气和能源结构调整等重点问题,挖掘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抓好秸秆露天焚烧管控和散煤治理工作;“十四五”期间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改善。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
黑龙江省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秸秆离田还田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加快秸秆还田离田作业、加强垛放秸秆安全防火工作并做好秸秆禁烧工作。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
黑龙江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秸秆“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的工作要求;加强应对重污染天气响应各项管控措施的落实;做好区域联防联控工作,加强执法检查与监督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报送工作信息。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
黑龙江省启动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应急响应机制,相关部门进行紧急会商。会议预测分析了此次重污染天气成因、污染物源解析、组分分析、污染物间相关性等内容,科学研判本次重污染过程的主要原因,加强执法监督。黑龙江省还针对秸秆离田还田工作印发通知,对重点地区秸秆焚烧问题进行巡查。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
江苏省召开全省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推进会。会议解读了《关于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及其它清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指出要加强重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因地制宜”编制实施方案,创新清洁生产审核模式;与环境监察、排污许可等工作结合,充分发挥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山东省
山东省组织开展2020年秋冬季扬尘治理专项督导行动。督导行动坚持靶向发力,重点围绕施工工地等扬尘污染源开展检查;强化帮扶指导,积极宣传讲解扬尘治理有关政策要求;精准分类施策,坚决杜绝“一刀切”管理,进一步加强扬尘污染防治,确保全省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
浙江省召开2020年环评与排放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总结交流省内环评和排放管理工作经验,对相关文件进行解读并听取意见,并指出要深化环评与排污许可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各地试点工作;以“三线一单”落地实施为抓手,强化源头宏观管控;优化项目环境准入指导服务;推动构建排污许可固定污染源监管核心制度;夯实环评许可工作基础并加强环评许可队伍建设。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河南省
河南省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河南省精准、科学、依法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专项行动,根据重点行业绩效评级结果实施差异化管控措施,持续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实:截至目前,河南省在有效应对不利气象条件和促进污染减排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河南省将继续开展攻坚行动,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工作,持续推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加强重点领域污染治理,推动省内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河南省发布《重污染天气管控期间移动污染源管控措施告知书》,要求企业严格落实移动源管控:限制厂区进出车辆,排查内部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器械,积极采取绿色运输方式。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宁夏
宁夏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已摸清各类污染源基本信息和排污情况。截至2017年底,宁夏共有工业源5767个,畜禽规模养殖场2157个,生活源3753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215个;排放了氮氧化物23.01万吨,颗粒物29.77万吨,二氧化硫16.00万吨。
——宁夏生态环境厅
宁夏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指导组进驻各市展开指导。本次行动采取明查暗访、驻点监督、突击检查、走访摸排等方式,深入工业企业和农村,紧盯扬尘、秸秆焚烧等污染现场,严查工业企业、“散乱污”企业、燃煤小锅炉等重点污染源。目前,指导组发现部分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甚至存在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并将对其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宁夏生态环境厅
广东省
广东省召开全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督导推进会。会议指出,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事项中仍有部分整改事项进展严重滞后,督察期间交办部分案件在报送办结后仍有重复投诉,广东省要实事求是开展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销号并积极做好第二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海南省
海南省印发《海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订版)》。《预案》明确了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负有环境监管责任的其他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环境风险调查制度,定期对辖区环境风险源进行排查,分析评估环境风险,建立环境风险台账,发现事件隐患即使采取措施消除和处理。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重庆市
重庆市召开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调度暨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推进会。会议听取了关于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情况,要求进一步梳理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目标任务完成进度,扎实推进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强调要加力加压落实责任,充分调动资源,集中力量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落实。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四川省
四川省公布2020年10月环保举报情况。10月,四川省共接到环保举报681件,其中大气污染问题占污染举报总量的38.3%,主要反映恶臭异味和烟粉尘类废气污染问题较多,分别占大气污染举报数的52.1%、27.0%。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