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生态环境部公布10月下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10月下半月,全国大部空气质量总体较好,以良为主,首要污染物为颗粒物或臭氧。其中,17—20日,华北、东北、华东和西北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颗粒物或臭氧轻度及以上污染过程;23—24日,珠三角局地可能出现臭氧中度污染过程;27日及29—30日,新疆南疆和宁夏中北部等地区受沙尘天气影响,可能出现PM
10中度至重度污染过程。
——生态环境部
官方发布
10.1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旨在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支持深圳率先完善各方面制度,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增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功能,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制度方面,《方案》明确了支持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支持完善本地清洁能源供应机制和完善气候投融资机制等内容,以加快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
10.13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13日在生态环境部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有关重点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系统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监测、综合执法等队伍装备和技术保障水平;组织编制“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生态环境部
地方新闻
河北省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全省禁止秸秆垃圾露天焚烧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指出禁止秸秆垃圾露天焚烧工作对于打赢蓝天保卫战意义重大,要充分发挥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作用,对全省范围重点区域、涉农区域,开展全方位、无死角,全环节、全覆盖的大排查、大整治;要强化宣传引导,切实从源头和根本上彻底杜绝露天焚烧问题的发生。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河北省通报2020—2021年秋冬季第一轮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中10月10—12日发现的29个突出环境问题。执法检查发现,部分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缺失或不正常运行、扬尘污染严重、非法排污。目前已启动立案处罚程序,并责令相关企业整改落实到位。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山西省
山西省将在2020年10月12日—2021年3月31日开展蓝天保卫战决战秋冬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执法行动。该行动将从五个方面开展: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全面做好工作统筹、全面开展自查整治、全面加强帮扶服务和全面接受公众监督。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西省召开全省散煤污染管控暨清洁取暖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指出山西省将持续推进137万户实施清洁取暖改造,以“全覆盖、零容忍”为原则强化民用煤质量监管,坚决防止工业散煤流入民用市场,坚决杜绝不合格民用散煤生产销售,坚决打击“禁煤区”销售煤炭及其制品等违法行为。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西省召开全省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推进会议。会议指出山西省将从五个方面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一要狠抓散煤污染治理;二要狠抓焦化产能压减;三要狠抓柴油货车污染管控;四要狠抓错峰生产;五要狠抓降尘综合治理。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内蒙古
内蒙古公布2020年1—9月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1—9月,全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89.8%。根据常规六项污染物综合指数排名,西林郭勒盟空气质量最好,PM
2.5浓度为10μg/m³,综合指数为1.94;包头市空气质量最差PM
2.5浓度为45μg/m³,综合指数为5.32。
——内蒙古生态环境厅
吉林省
截至10月1日,吉林省共接到13940个生态环境问题信访投诉,目前已办结13330个,办结率为95.6%。其中,大气污染问题投诉4511个,占总数的30.2%。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
为进一步推进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按期保质完成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目标任务,江苏省每半月组织对13个设区市PM
2.5浓度、臭氧超标天数及空气优良率进行一次现状排名。2020年9月,江苏省PM
2.5浓度最高的城市为徐州市;臭氧超标天数最多的城市为连云港市;空气优良率最低的城市为连云港市;VOCs浓度最高的城市为常州市。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
浙江省通报9月及1—9月全省秸秆焚烧遥感监测情况。9月,浙江省共监测到秸秆焚烧火点8个(不包括云覆盖下的火点信息),所属辖区为杭州市、湖州市、绍兴市和金华市。1—9月,浙江省共监测到全省秸秆焚烧火点139个,同比减少24个。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陕西省
10月15日,陕西省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有关情况。截至2017年底,陕西省各类污染源数量为62193个(不含移动源),包括工业源25548个,生活源26347个;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二氧化硫19.90万吨,氮氧化物46.33万吨,颗粒物51.32万吨。相较于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陕西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污染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