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播报「7.31-8.6」

头条新闻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公布8月上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8月上半月,全国空气质量总体较好,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为臭氧。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中南部、长三角、东北区域局地可能出现臭氧中度污染。新疆局地受沙尘天气影响,可能出现PM10中度及以上污染。
——大气攻关联合中心
 
 
官方发布
8.5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公布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2020年风电平价上网项目装机规模1139.67万千瓦、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装机规模3305.06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
 
8.5
为规范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活动,加强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管理,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发布《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资质认定和管理、回收拆解行为规范、回收利用行为规范、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该细则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8.6
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等六部门决定组织开展2020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要求各地在“生产制造、电信、互联网、公共机构、能源、金融、电子商务”等数据中心重点应用领域,选择一批能效水平高、技术先进、管理完善、代表性强的数据中心进行推荐,旨在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引领数据中心走高效、低碳、集约、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

地方新闻
上海市
为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行为,体现行政处罚“过罚相当”的原则,增强行政处罚裁量合理性,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修订了《上海市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该规定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部门的行政处罚裁量,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条块并举”原则,持续推进企业VOCs治理“源头-过程-末端-运维”全过程管控,深化石化、化工、涂装、印刷、园区及产业集群综合治理,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全面完成重点企业方案评估,有序推进2020-2022年VOCs治理分年度任务;持续推动源头替代,启动第二批低VOCs替代示范项目征集工作。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重庆市
7月31日,重庆市完成固定污染源最后一张排污许可证核发,对标国家要求,提前两个月实现“全覆盖”,总体进度与陕西、湖南等5省并列全国第1位。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山西省
7月30日,山西省“三线一单”成果通过专家初审。专家建议山西省进一步强化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差异化战略分析研判,统筹协调生态空间保护与能源开发的关系,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十四五规划等工作的协调对接,基于“三线”划定结果,制定出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更具针对性的管控要求。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黑龙江省
8月5日,黑龙江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黑龙江省散煤污染治理“三重一改”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会议指出:确保今年底全省基本淘汰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哈尔滨、绥化要按期实现建成区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清零”,持续推动重点热源及燃煤大户超低排放改造、电力企业超低排放,有计划优化新能源布局。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
 
吉林省
吉林省2019年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自评估工作于近日完成。经初步核算,吉林省2019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19.59%,累计目标完成率为100.5%。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7月31日,吉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敦化市分局签约“环保管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环保管家”是生态环境部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旨在鼓励有条件的政府聘请第三方专业环保服务公司作为环保管家,向政府提供一体化环保服务和解决方案以进一步促进生态化、绿色化、可持续化发展。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
2016年-2019年,江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18.1%,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降低17%的约束性目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提升。今年上半年,江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能耗再次下降5%左右。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安徽省
8月5日,安徽省亳州市生态环境局对亳州谯城区某鞋服有限公司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无组织排放进行立案查处,对车间内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设施设备实施现场查封,责令该公司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并将依法对该公司进行行政处罚。这是安徽省VOCs综合治理行动中立案查处的厂内VOCs无组织超标排放第一案。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全省16个地级市降尘监测结果。按平均降尘量排名,池州最优,为1.6吨每平方千米·月;毫州最差,为6.3吨每平方千米·月。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安徽省公布上半年各市县空气质量排名情况。按照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16个地级市中黄山最优,为2.65;淮北最差,为4.94。按照PM2.5平均浓度排名,61个县(市)中绩溪县最优,为21μg/m³;界首市最差,为58μg/m³。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通报2020年环评编制单位检查情况。共四家环评编制单位存在问题,主要包括:环评文件编制过程中没有落实质控制度或未按规定将现场踏勘记录和影像资料、质量控制记录等存档。对该四家编制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和失信记分,失信记分情况记入诚信档案。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福建省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公布6月及1-6月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情况。6月,9个设区城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99.7%,同比提高2%;58个县级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100%,同比升高0.3%。1-6月,9个设区城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98.6%,同比持平;58个县级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99.6%,同比提高0.1%。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陕西省
今年上半年,陕西省全面完成了重点行业涉气污染源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全省“散乱污”企业发现一户清理一户,基本保持动态清零。在优化能源结构中,关中各市区基本完成火电企业改造工作,完成散煤治理22604户。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陕西省发布上半年全省空气质量状况,多项指数得到明显改善。其中,PM2.5平均浓度为48μg/m³,同比下降17.2%;PM10平均浓度为79μg/m³,同比下降16.8%。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平均为6.5天,同比减少7.3天。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通告,要求2020年9月15日前,全省所有重点行业企业完成第一轮绩效分级评级,作为2020年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修订的依据。开展绩效分级的行业包括钢铁、制药、汽车整车制造、工业涂装等39个。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河南省
1-7月,河南省全省优良天数达到140天,同比增加37天,增幅全国第一。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10、PM2.5、臭氧、优良天数五项指标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边省份中均排名第一。另河南省上半年在结构调整、污染治理、加强移动源管控以及开展“三散”污染治理方面均有突出进展。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湖南省
截至7 月 31 日,湖南省共计完成所有行业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顿和排污许可发证登记86389家,其中发证10280家,限期整改802家,登记管理52551家,关闭或不予发证登记企业22756家,实现发证、登记双清零,名列全国第一,提前两个月在全国率先完成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海南省
截至7月31日,海南省完成了8272家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核发登记任务,提前完成了全覆盖。下一步,海南省将在强化固定源环境管理上继续探索新途径:强化跟踪管理;深度挖掘数据;强化制度融合,发挥核心制度的管理作用。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广西
7月广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100%,连续两个月未发生污染天气。下一步,广西将利用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窗口期,稳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加快整治国控站点周边环境问题,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增强精确发现问题的能力,协同抓好PM2.5和臭氧治理。同时督促各市加快推进工业炉窑整治,紧盯秸秆禁烧工作。
——广西生态环境厅
 
宁夏
宁夏制定出台了《自治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措施》,考核内容包括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和监督情况、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公众满意程度五个方面。连续两年考核结果为优秀等级的,其领导成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或进一步使用。
——宁夏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