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播报「7.17-7.23」

头条新闻
 
生态环境部公布2020年6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降尘监测结果。“2+26”城市降尘量均值范围在4.8–17.0吨/平方千米·月之间,平均为9.9吨/平方千米·月,同比上升5.3%;汾渭平原11城市降尘量均值范围在4.8–10.6吨/平方千米·月之间,平均为7.2吨/平方千米·月,同比上升2.9%。
——生态环境部
 
 
官方发布
 
7.17

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到2035年实现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见包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和加大开放创新力度等。
——中国政府网
 
7.21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财政部、税务总局协商一致,同期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实现了企业“一次申报、一并审查、一批发布”,大幅压缩审批时间,减轻企业负担,有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
 
7.22
2017年以来,按照“国家指导、省级编制、地市落地”的模式,生态环境部组织各省(区、市)分两个梯队开展“三线一单”编制工作,逐省梳理黄河9省(区)重点区域的功能定位、主要问题和管控建议,并提出流域“三线一单”编制的协调对接工作机制要求,全力推动编制成果在省级层面的协调统一。目前黄河9省(区)均已完成“三线一单”初步成果。
——生态环境部
 
 
地方新闻
 
北京市
2020年上半年,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其中,PM2.5累计浓度为43μg/m³,同比下降8.5%,在2+26城市中最低;PM10、SO2、NO2累计浓度均同比下降19%以上;累计优良天数为130天,同比增加17天;累计空气重污染天数为10天。蓝天保卫战方面,移动源管控有突破;扬尘源管控有成效;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更精细。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天津市
6月天津市及各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发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57,同比下降8.0%;达标天数13天,同比持平;达标比例为43.3%,同比持平;重污染天数1天,同比减少1天。PM10浓度同比上升;PM2.5、SO2、CO和O3浓度同比下降;NO2浓度同比持平。各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4.31~5.19之间,排名较好的区为红桥区、南开区和蓟州区,较差的区为宁河区、静海区和津南区。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
 
为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天津市多措并举大力削减VOCs排放,防控臭氧污染。包括:一、升级改造石化、炼化龙头企业,全面提升VOCs污染管控水平;二、应用高科技和大数据进行VOCs监测与预警;三、技术帮扶储油企业和加大油气排放监管力度等。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
 
河北省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6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全省11个设区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平均浓度排名均为张家口最优,唐山最差。全省167个县(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康保县最优,唐山市古冶区最差;PM2.5平均浓度张家口市崇礼区最优,唐山市古冶区最差。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山西省
山西省将以山西综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和科技创新城为核心,率先开展地热能集中供热项目试点,应用自主研发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地热综合利用专利技术,实现清洁地热集中供热。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0年6月及1-6月全省环保指标完成情况快报》:1-6月全省11个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改善,综合指数同比均下降,降幅介于0.8%~20.4%。6月全省优良天数比例为40.9%,同比提高6.4%;O3浓度为209μg/m³,同比下降4.6%。同时,这两项作为夏季攻坚关键指标,保持了自5月份以来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西省环境监控中心编制出台了《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并于近期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的出台是对国家相关法律体系的补充和探索,填补了山西省污染源在线监测运行质量控制工作领域的空白。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燃煤污染治理“三重一改”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通过专家论证。《实施方案》按照“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原则,提出了开展全省供暖期燃煤污染治理“三重一改”专项行动,制定了“到2022年哈尔滨市、绥化市、肇州县、肇源县燃煤减量目标”和“2022-2023供暖期哈尔滨市、绥化市空气质量目标”,明确了支撑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九大重点工程和具体的推进指标、时间节点、管理机制。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于近期印发了《浙江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发证和登记内部质量控制方案(试行)》,要求重点检查行业判别和分级分类、排污许可证正副本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合理性等。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安徽省
安徽省大气办印发《2020年夏季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全省力争建设10个VOCs综合治理示范园区、树立100个VOCs治理示范企业、提升1000个以上企业VOCs污染防治水平;同时对涉及的重点行业、重点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进行了细致分类,针对性地“治理VOCs,遏制O3”,实现6—9月优良天数达到生态环境部下达的目标要求。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江西省
7月17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启动会,助力江西省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确保高质量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
 
河南省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6月及1-6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全省17个省辖市及济源示范区6月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58.9%,环比下降4.7%,同比上升31.7%;首要污染物均为臭氧。1-6月,大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63.8%,同比上升16.4%;两项颗粒物浓度均同比下降20%以上;其他污染物浓度也实现同比“两位数的百分比”下降。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湖南省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6月及1-6月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报告。全省14个市州6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100%,同比上升5.7%;PM2.5、PM10、O3、SO2、CO浓度均同比下降10%以上。1-6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4.3%,同比上升7.7%;PM2.5、PM10、SO2、CO浓度均同比下降,O3浓度同比上升。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广东省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0年上半年广东省环境质量报告》。6月全省AQI达标率为100.0%,同比上升3.6%;珠三角地区AQI达标率为100.0%,同比上升5.2%。全省PM2.5平均浓度与珠三角地区PM2.5平均浓度均同比下降超过35%。1-6月,全省优良天数比例为97.0%,较2019年同期上升0.2%;珠三角地区AQI达标率为96.0%,同比上升0.5%。全省PM2.5平均浓度与珠三角地区PM2.5平均浓度均同比下降。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青海省
生态环境部将青海省纳入“支持指导地方生态环境管理队伍开展发电企业碳排放数据核查的试点省份”,并对青海省“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查试点工作”进行了培训。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
 
宁夏省
宁夏自治区发布1-6月全区城市环境质量状况排名情况。按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法排名,五地市及宁东基地空气质量固原市最优,石嘴山市最差;8个市辖区空气质量原州区最优,大武口区最差;14个县(市、区)空气质量泾源县最优,平罗县最差。
——宁夏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