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7月7日,生态环境部常务会议召开,审议并原则通过《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2020年上半年生态环境形势和重点工作进展分析报告》。会议指出,要把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着力打造区域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示范区,探索区域联动、分工协作、协同推进的新路径,树立绿色发展新标杆。上半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和不确定性。
—— 生态环境部
官方发布
7.3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推荐绿色技术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0〕493号),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具有先进性、适用性、推广价值高的绿色技术。四部门将在委托专业机构评估审核基础上,联合确定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并向社会公开发布推广。
——国家发展改革委
7.7
生态环境部与欧盟等有关方面通过视频形式共同举办第四届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本次会议邀请了二十国集团国家、各谈判集团主席等共39个《巴黎协定》缔约方参加,主要围绕符合《巴黎协定》目标的可持续绿色复苏展开讨论。黄润秋指出,中方将继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定不移支持多边主义,尽最大努力落实国家自主贡献,与各方一道,推动《巴黎协定》全面、平衡、有效实施,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环境部
7.8
2016年至2019年,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15%,相当于节能4.8亿吨标准煤,节约能源成本约4000亿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为完成全社会节能目标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工业和信息化部
地方新闻
北京市
近年来,北京市按照“协同治理”细颗粒物和臭氧等多污染物的原则,通过实施VOCs源头控制、运行管理和末端治理全过程管控等措施,推进VOCs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协同减排、管理减排,实现了VOCs排放量刚性下降(2019年北京市人为源VOCs排放量较2015年累计下降48.8%)。2020年初,北京市通过深入开展协同治理、源头替代、深度治理、精准执法和宣传培训等专项攻坚行动,全面推进VOCs治理。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实验室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该标准是全国首个针对实验室VOCs污染防治领域的技术规范,规定了实验室VOCs污染防治的基本要求、有机溶剂使用及操作规范、有机废气收集及净化等要求,减少实验室VOCs排放,保障实验操作人员安全健康,提高环境空气质量。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天津市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对5月份四起环境违法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涉气案件为天津市西青区华兴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按规定使用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案,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直排外环境。西青区生态环境局对该单位下达了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及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款五万元。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
天津市生态环境部门和各成品油供应企业通过宣传倡导、价格优惠、提供赠品等措施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夜间加油,减少日间油气排放,助力遏制臭氧高发。天津市主要成品油供应企业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道达尔和壳牌等公司相继推出多项夜间加油鼓励政策,以实际行动推动大气污染治理。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
上海市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的区域名单(2020年度第一批)》。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将根据区域管理部门的申请和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推荐,组织相关技术审核,并按照“成熟一批、推进一批”的原则,定期更新发布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的区域名单。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整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已于2020年5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适用于GB/T 15089规定的M1、M2、M3类整车制造企业汽车涂装工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控制相关技术要求,不适用于汽车改装、汽车维修及零部件涂装工艺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补充规范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明确了建设单位在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时,应结合国家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在环评文件中明确四项内容。通知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重庆市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重庆市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2020)》指出,2019年重庆市环保产业营业总收入突破千亿大关,达到了1032.82亿元,2015-2019的年均增长率达19.67%,实现了《重庆市环保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5-2020)》要求的环保产业发展主要目标。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印发《重庆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办法(试行)》,规定举报7类环境违法行为可获500至5000元奖励。旨在对全市部分环境违法行为实施有奖举报,及时严厉查处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鼓励公众参与,强化社会监督。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重庆市通报6月和1-6月区县空气质量排名。通报显示,6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天,同比增加1天,其中11天为优、17天为良。1-6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69天,同比增加8天,其中53天为优、116天为良。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河北省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重型汽车远程在线监控工作的通知》,强化重型柴油车、重型燃气车排放监管。11月1日起,全省将全面开展重型汽车注册登记前的远程排放管理车载终端检查。加快推行在用车联网,年底前完成在用车远程排放管理车载终端安装联网。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河北省大气办印发《河北省加强臭氧污染防治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强化VOCs专项执法,严厉查处VOCs排放违法行为。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已对9009家涉VOCs无组织排放企业开展了执法检查,督促并指导3494家企业进行了无组织排放整改,有效减少了VOCs排放。下一步,河北省将紧紧抓住《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实施契机,进一步强化措施,以执法倒逼企业深化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推进原辅料低VOCs含量化、密闭或封闭输送,加强重点行业泄露检测与修复,减少工艺过程无组织排放,有力有序管控VOCs污染,为决战决胜蓝天保卫战提供坚实保障。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山西省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加强臭氧污染应急管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储油库、加油站避开应急响应时段(10:00-16:00)进行卸油、收油作业,引导群众主动避开高温时段加油。6月为措施实施首月,30天累计卸油18232次,其中应急响应时段卸油441次,平均每天应急响应时段卸油15次,较5月减少93.9%。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西省正式启动“新能源+电动汽车”智慧能源试点建设,通过构建“源(新能源)、网、荷(电动汽车)、储(蓄电池)”协同运行的智慧能源系统,既让电动汽车用上低价新能源电,又有效减少弃风弃光。这项试点将于9月底正式运行。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西省对2018年2月修订的《山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进行了再次修订。新修订《预案》将预警等级由四级调整为三级,并于今年6月9日正式发布实施,旧《预案》同时废止。新《预案》取消了原来的四级蓝色预警,将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分为三级、二级、一级,分别用黄色、橙色、红色标示,提高了重污染天气预警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辽宁省
按照《辽宁省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要求,7月15日前,企业要制定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规程,细化到具体工序和生产环节;要健全内部考核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生产;要综合技改,推动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生产和替代等。9月底前,对于拥有载气态、液态挥发性有机物物料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密封点多于2000个的企业,要全面梳理建立台账,完成一轮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及时修复泄漏源。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公布6月及1-6月全省秸秆焚烧遥感监测情况。6月共监测到秸秆焚烧火点4个(不包括云覆盖下的火点信息)。1-6月共监测到全省秸秆焚烧火点52个,同比减少21个。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安徽省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公布5月份群众举报投诉重点环境问题处理情况。涉气污染系芜湖安徽天井山水泥有限公司,当地生态环境分局已进行查处并责令该公司制定整改方案,对包装车间、原料磨进行密封,检修产尘工序环保设施,更换除尘布袋,维护硬化破损道路等,进一步减少粉尘无组织排放。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福建省
截至2019年底,福建省碳强度较2015年累计下降20%左右,提前完成“十三五”下降19.5%的目标任务。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56.2%,较2015年提升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以上。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山东省
7月6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前往中国石化加油站开展“鼓励夜间加油,倡导绿色出行”志愿服务活动。工作人员现场向前来加油的车主发放倡议书,宣传夜间错时加油降低污染排放科普知识;向加油站负责人详细了解夜间加油优惠政策和油气回收装置运行情况,并建议油企大力宣传优惠政策,通过长期倡导和践行,引导群众参与夜间加油,共同为保卫蓝天做贡献。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陕西省
截至2019年年底,陕西省碳排放强度较2015年累计下降21%,提前完成“十三五”国家下达的降低18%目标任务。陕西省主要做法是强化组织协调和顶层设计,包括成立以省长为组长的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出台《陕西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将控制目标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严格实施目标考核。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河南省
自8月1日起,河南对全省钢铁、水泥企业试行超低排放差别化电价、水价政策。该政策是旨在推动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减排,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助力高质量发展而实施的创新举措。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湖北省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了3项强制性地方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湖北省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并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3项地方标准的制定基于湖北省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国内外相关技术所能达到的污染控制水平,同时兼顾全省表面涂装行业、印刷行业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海南省
7月3日,海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协会在海口正式成立。监测协会业务范围包括宣传有关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普及相关科普知识,组织开展环保公益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强化行业监督检查和质量控制,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行业质量管理水平;参与制订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标准、规范等。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截至6月15日,今年海南省已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5580辆,年度任务推广进度达55.8%。其中个人用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3918辆,占推广总量的70.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5.7%,显示出海南省个人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明显提升。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四川省
按照近期印发的《四川省2020年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安排》《2020年四川省生态环境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要点》要求,四川省将加快推动经济绿色复苏和低碳转型,不断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确保全省碳强度持续下降。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着力完善调控体系;着力壮大低碳经济;着力培育低碳产业;着力推广低碳生活;着力增强气候韧性;着力完善市场机制;着力夯实基础能力;着力提升认识水平。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四川省对2018版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指标进行修订完善,形成《四川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指标及计分方法(2019年版)》,明确企业如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等5类情形之一的,直接评定为“环保不良企业”。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