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播报「5.22-5.28」

头条新闻
5月25日下午,2020年全国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开启,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就怎样进一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答记者问。黄润秋表示要牢牢把握战略定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上要做到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并统筹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把握好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节奏和力度。更重要的是,在今年疫情防控形势下,要注重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和帮扶。
——生态环境部
 
 
 
官方发布
5.22
5月22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下阶段要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广新能源汽车等。
——生态环境部
 
 
5.22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文确定2020年国家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确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总量为3177家。其中,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专项监察2170家,钢铁、水泥、电解铝企业阶梯电价政策执行专项监察754家,数据中心能效专项监察144家,2019年违规企业整改落实情况专项监察109家。
——工信微报
 
 
5.22
为推动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振兴司通过纵向网视频会议系统组织召开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试点地区要对照《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方案》要求,总结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情况,明确创新生态补偿方式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研究提出支撑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具体措施,提高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工作的效果。
——国家发展改革委
 
 
5.22
生态环境部于近日公布了4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汾渭平原11城市降尘监测结果。4月,“2+26”城市降尘量均值范围在6.9-15.8吨/平方千米·月之间,平均为10.2吨/平方千米·月,同比下降11.3%。汾渭平原11城市降尘量均值范围在4.8-10.4吨/平方千米·月之间,平均为7.4吨/平方千米·月。
—— 生态环境部
 
 
5.25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银保监会、全国工商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支持民营节能环保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十二条支持民营节能环保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
 
 
5.25
生态环境部于近日通报全国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处置和环境监测情况。2020年1月20日至5月23日,337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结果表明,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3%,优良天数比例比去年同期上升5.1%。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36μg/m³,同比下降14.3%。
—— 生态环境部
 
 
5.26
5月2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视频会议召开,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在大会发言,驳斥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应该放松生态环保要求,为经济发展让路”的观点。提出要突出新发展理念,针对造成大气污染的核心问题,着力补齐短板,统筹施策,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大气攻关联合中心
 
 
 
地方新闻
北京市
根据《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行动计划》,综合施策推进车辆电动化,今年北京市新能源车保有量将达40万辆,清洁舒适的乘车环境使绿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5%。
—— 京环之声
 
 
上海市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于近日制定了《上海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作为上海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评估和审查的依据,自2020年6月15日起施行。
——上海环境
 
为贯彻落实新一轮VOCs综合治理工作,保障企业VOCs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和治理水平的先进性,真正挖掘企业减排潜力,自5月起,上海市重点企业自行邀请专家开展“一厂一方案(2.0版)”文本和现场评估工作。技术评估以41号文制定的工作目标为导向,按照“源头防控、过程管控、末端严控”的工作思路;以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更严措施的工作原则;通过自查、复查,全面对标对表,确定VOCs治理项目;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实现企业VOCs排放量较2019年进一步下降的目标。
——上海环境
 
 
天津市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于近日公布4月份空气质量排名及经济奖惩情况。对照4月份空气质量综合排名结果,对各区给予财政奖补或扣减财力,额度最大为140万元,最小为20万元。
——天津生态环境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于近日发布“天津市2019年第四季度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技术复核发现问题及处理意见的通报”。经复核,8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存在环境要素或者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内容不全、降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或者标准、遗漏环境保护目标或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相关污染物、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不全等质量问题。对环评文件相关的7家编制单位及8名编制人员予以通报批评和失信记分,失信记分情况记入其诚信档案。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
 
 
河北省
5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河北代表团以视频形式举行新闻发布会。河北省发改委主任党晓龙表示,河北省坚持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深入实施攻坚行动。2019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50.2μg/m³,同比下降5.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26天)比例61.9%,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提前实现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目标。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山西省
近日,山西省最大规模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式投用。在环保设施的配建方面,可实现排放的烟气完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达到欧盟2010排放标准。全年发电量约4亿千瓦时,可满足26万户三口之家的一年用电量。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为精准应对臭氧污染,山西省生态环境厅于近日组织臭氧污染较重的城市,召开“一市一策”专题研讨会。围绕臭氧污染特征、成因分析、管控重点及防控对策,详细汇报了当地臭氧污染防治的相关研究成果,针对性提出管控建议。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大山强调做好臭氧污染防治工作,要落实“四个着力点”:防范泄漏、强化执法、合理作业、走航监测。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5月22日,山西省蓝天保卫战决战指挥部召集六个相关省直厅局召开决战蓝天保卫战任务调度会议,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步攻坚工作,要求落实五大重点任务,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促进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标准保护。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黑龙江省
5月27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视频验收会议。国家普查办验收组认为黑龙江省按照污染源普查方案要求,结合省情特点,扎实开展各阶段工作,摸清了全省各类普查对象和污染物总量、结构和分布情况,普查结果逐步实现应用,基本完成了方案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黑龙江生态环境
 
 
辽宁省
《辽宁省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日前发布,办法确立了生态环境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协同配合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部门合力,严肃惩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行为,填补了辽宁省在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方面的制度空白。 
——辽宁生态环境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发布关于三家机构编制环评文件复核发现问题及处理意见的通报。三家机构编制的环评文件均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的相关要求。对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及主持编制人员予以通报批评和失信记分5分处理,相关情况记入其诚信档案。
——辽宁生态环境
 
 
陕西省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于近日印发了该省《2020年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工作要点》,明确九大重点改革任务。其中涉及深入推进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
——陕西生态环境
 
陕西省于5月13日启动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登记视频培训帮扶填报工作,并于近日对全省尚未完成排污许可登记填报的企业单位进行在线集中培训,指导填报。该培训有助于推进陕西省91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进度,帮扶企业排污许可登记填报工作的高效开展。
——陕西生态环境
 
5月27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省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会议强调了下一阶段将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明确任务,细化责任;深入开展散煤治理和清洁取暖;推进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加强关中地区联防联控,实施秋冬季攻坚专项行动;开展环保督察,加大执法力度。
——陕西生态环境
 
 
河南省
河南省第一批33个行业的排污许可证清理整顿和登记申领工作已圆满完成,共清理整顿排污单位43460家,其中,发证990家,登记25180家,禁止核发238家,长期停产175家,正在建设316家,永久关闭8097家,达到了摸得清楚、分得准确、清得彻底的任务目标。
—— 河南环境
 
 
湖北省
2020年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要加强空气质量监测、预测预报和信息公开;组织开展重点区域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在13个地级城市开展非甲烷总烃检测,在重点区域、臭氧超标城市及重点园区开展VOCs组分监测。
——湖北生态环境
 
 
四川省
四川省将于6月上旬启动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督查内容包括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等。
—— 四川生态环境
 
 
云南省
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云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中国最美丽省份提供法制保障。
——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
 
 
广西
截至5月22日,广西全区排污许可平均登记率已达94.8%,已发证2323张,发证率40.23%。按生态环境部工作部署,各省、区(市)应在9月10日前完成。
—— 广西生态环境
 
2020年,广西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按照“自治区统筹、市负总责、县区落实”的原则,全面组织开展“帮企减污”系列活动。近日,广西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组织专家指导组赴百色市指导企业做好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助力企业科学治污,推动高质量发展。
—— 广西生态环境
 
 
宁夏
2020年5月15日到22日,宁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税务局联合共同组成环境保护税工作调研组,对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机制建立、复核工作开展、污染源信息比对、课题初审等工作内容进行了专项调研,并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机制的通知》,有效保证了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机制的有序运行。
—— 宁夏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