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播报「5.15-5.21」

头条新闻
1-4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4.8%,同比上升5.0%;12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同比增加26个;PM2.5浓度为42μg/m³,同比下降12.5%;PM10浓度为65μg/m³,同比下降17.7%;O3浓度为123μg/m³,同比上升3.4%;SO2浓度为11μg/m³,同比下降15.4%;NO2浓度为25μg/m³,同比下降16.7%;CO浓度为1.4mg/m³,同比下降6.7%。168个重点城市中石家庄、包头、安阳市等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海口、拉萨、丽水市等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 生态环境部
 
 
官方发布
5.15
为执行《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352.6-2016)要求,落实近期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政策,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调整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2020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实施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禁止生产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进口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排放标准。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颗粒物数量(PN限值)过渡期截止日期,由2020年7月1日前调整为2021年1月1日前。
—— 工信微报
 
 
5.16
5月下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全国大部扩散条件总体一般,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以臭氧为主。前期,北方大部受沙尘影响可能出现PM10短时轻度及以上污染;后期我国多数地区气温较高,华北、东北、华东中北部、西南成渝地区等可能出现臭氧轻度至中度污染。此外,成渝地区可能存在秸秆焚烧,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在预报等级基础上加重1~2级。
——大气攻关联合中心
 
 
5.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西部地区发展实际,打好污染防治标志性重大战役,实施环境保护重大工程,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优化能源供需结构,稳步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5.21
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技术规范》(HJ 1130-2020)《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 1131-2020)《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 1132-2020)和《环境空气和废气 颗粒物中砷、硒、铋、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HJ 1133-2020)四项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类标准。均为首次发布。
—— 生态环境部
 
 
地方新闻
北京市
2020年北京市空气质量形势总体向好。截至4月底,四项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均创历史最优,其中细颗粒物(PM2.5)累计浓度为47μg/m³,同比下降7.8%。累计优良天数99天、同比增加15天,优良天数比例首次超过80%。4月份PM2.5平均浓度为31μg/m³、同比下降35.4%,创历史同期最低。
—— 京环之声
 
 
上海市
为贯彻落实国家《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环大气〔2018〕179号)《上海市治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加强机动车污染治理,提升重型柴油车污染排放控制水平,推进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远程在线监控,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交通委、市国资委、市公安局、市绿化市容局、市邮政局共同制定了《上海市推进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远程在线监控工作方案》。
——上海环境
 
 
天津市
今年天津市打赢蓝天保卫战核心目标是:全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48μg/m³左右,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1%。全市将进一步突出夏季前、秋冬季、供暖前“三个节点”,继续调整产业、布局、能源、交通运输“四大结构”,坚持推进燃煤、工业、机动车、扬尘、新建项目“五控治理”。
——天津生态环境
 
为进一步加大机动车排放污染管控力度,全面提升监管效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在用柴油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遥感检测法)》(HJ845-2017)中相关规定,天津市于2020年5月启用48套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设备,主要用于在用柴油车尾气排放实时检测。
——天津生态环境
 
 
黑龙江省
5月15日,黑龙江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开展“冬病夏治”专项行动:继续狠抓散煤污染整治、持续推进燃煤小锅炉整治、疏堵结合持续抓好秸秆禁烧工作、严格城市扬尘污染管控。
——黑龙江生态环境
 
5月20日,黑龙江省污染防治攻坚战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全省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百日会战”专项行动方案》,专项行动以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成果、确保污染防治攻坚质量、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目标。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聚焦问题、分类施策、精准发力,主攻工程项目类、排查整治类两大方面攻坚任务。
——黑龙江生态环境
 
 
吉林省
截至到目前,吉林省共受理2556个生态环境信访问题,已办结2232个,办结率为87.3%。按照污染类型分类情况来看,全省受理的2556个生态环境信访问题中,大气污染问题1031个, 占总数的37.1%。
——吉林生态环境
 
 
江苏省
5月14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厅务会扩大会议,听取了4月份全省环境质量分析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明确5月份重点工作安排,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强调:要紧抓年度环境质量目标不放,巩固大气环境改善成果;攻坚夏季臭氧防控,大幅削减VOCs排放总量,落实VOCs临时应急减排管控措施,开展VOCs网格化监测监控系统建设,确保臭氧浓度上升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加大执法力度、加大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力度、加大监督督察力度。
——江苏生态环境
 
 
浙江省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于近日发布《关于公布2019年浙江省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合格企业名单和2020年浙江省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计划名单的通知》。2019年浙江省共有437家企业通过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2020年,浙江省列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共459家,其中大气污染防治企业93家。列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应当在名单公布之日起1年内完成审核评估验收。
——浙江生态环境
 
 
福建省
为提升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与监管能力现代化,福建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福建省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福建省将投入11.87亿元资金,组织实施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力求实现监管方式“大转型”,监管能力“大跨越”,监管水平“大提升”。
——福建生态环境
 
日前,福建省生态环境厅通报生态环境系统信访投诉情况及六个生态环境污染典型案例。1-4月,全省接到信访投诉3959件,同比下降39.6%,其中4月份投诉1111件,同比下降46.7%。六个典型案例分别是:泉州晋江锦坊油墨公司污染扰民问题;福州闽侯喷漆加工行业废气扰民问题;厦门市同安区思明工业园废水污染和臭气扰民问题;漳州华安县磐敏新材公司废气扰民问题;莆田市城越沥青路面技术有限公司污染扰民问题;建瓯市青林大板厂和满堂大板厂污染扰民问题。
——福建生态环境
 
 
陕西省
2020年1-4月,陕西省PM2.5平均浓度59μg/m³,同比下降19.2%;平均优良天数86.2天,同比增加14.0天。与2019年同期比较,2020年1-4月全省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略偏差。但2020年春节及疫情防控以来,主要社会活动强度下降,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有较明显下降,这是同期全省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的主要原因。
——陕西生态环境
 
近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0年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专项执法行动方案的通知》,全面启动2020年全省排污许可专项执法行动。本次专项执法行动在全省33个行业范围选取的1251家排污许可重点监管企业中开展,将至5月30日结束。
——陕西生态环境
 
近日,陕西生态环境厅就“加强全省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系统运管及环境信息公开工作”下发通知,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充分发挥科技手段精准高效助力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推动全省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强调2020年新增重点排污单位及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涉VOCs排放重点源、涉磷氮排放重点排污单位,按照应装尽装、应联尽联为原则;确保在线监测数据的有效性、稳定性、连续性,保证数据有效传输率达到95%以上。
——陕西生态环境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下发《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要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较2015年分别减少10%、10%、15%、1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15年下降18%以上;压减水泥、焦化等行业产能;关中地区基本淘汰35蒸吨/时以下燃煤锅炉;持续加大关中地区铁路货运量。
——陕西生态环境
 
 
河南省
5月19日,河南省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按照省政府“三散”污染治理专项督察反馈会要求,分别通过当地政府网站、生态环境部门网站和市级党报、电视台将督察反馈意见集中编发,供社会各界监督整改。
—— 河南环境
 
 
湖南省
近日,湖南省气象局与湖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湖南省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预报预警会商方案(试行)>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协调联动,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为湖南省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预报预警信息。
——湖南生态环境
 
 
广东省
5月19日,广东省臭氧污染防控及柴油货车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召开,分析了当前臭氧污染防控形势,部署了下一阶段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指出,要紧盯臭氧污染治理难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坚定治理的信心决心,确保实现臭氧与PM2.5浓度同步下降。
—— 广东生态环境
 
5月20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指出,截至5月17日,今年全省AQI优良率为96.5%,除臭氧外的5项污染物浓度同比下降。1至4月全国通报了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的排名,广东省有7个城市入列前20。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成效,但臭氧污染仍突出。今年臭氧超标已出现了96城次,14个地市臭氧评价浓度同比上升。下一步,需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臭氧污染防治为重点,抓好臭氧和PM2.5协同防治,全方位抓好攻坚措施的落实。
—— 广东生态环境
 
 
四川省
2020年4月,四川省“12369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共接到环保举报1000件,环比下降4.3%,同比下降14.9%。其中反映大气污染问题的占38.4%,环比下降8.9%。本月接到的举报中,已受理538件,因举报线索不详或不属于生态环境部门职责范围未受理462件。
—— 四川生态环境
 
5月20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臭氧污染防治形势分析会,通报近期大气质量和气象状况,分析臭氧污染防治形势,研究对策措施。针对臭氧污染防治专家建议:强化VOCs污染防控、强化NOx污染防控、加强科技支撑、强化区域联防联控。
—— 四川生态环境
 
 
宁夏
宁夏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顺利完成2020年第一季度全区重点排污单位环境统计数据报送工作。从2020年开始,环境统计季报调查单位由原来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调整为特定行业的重点排污单位,具体包括火电、水泥、钢铁、造纸和污水处理厂等。
—— 宁夏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