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府新闻办近日举行“河北省2019-2020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成效”新闻发布会,其中对2019年-2020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成绩进行了汇报,并对下一步的大气污染治理进行了部署。
自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河北空气质量改善明显,PM
2.5平均浓度61μg/m³,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15.3%,超额完成下降2%的目标任务;省内8个传输通道城市秋冬季PM
2.5平均浓度70μg/m³,同比下降17.01%;秋冬季重污染天数12天,同比减少6天,重污染天气发生比例降至6.6%;
此外,河北2019年完成压减炼钢产能1402.55万吨、煤炭1006万吨、焦炭319.8万吨、水泥334.3万吨、平板玻璃660万重量箱,淘汰火电50.6万千瓦,累计完成六大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222家;采暖季前完成清洁取暖223.97万户,全省累计完成清洁取暖764.38万户;完成3.99万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建筑施工场地扬尘达标整治4605个。
2019年,河北新修订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通过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响应,全省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总量分别为4.38万吨、2.93万吨、4.96万吨、3.07万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另一方面,河北省建立实施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后,分两批次将2790个企业纳入其中,包含多个领域。
从实施效果来看,正面清单制度在引导工业企业主动开展深度治理和提标改造,实施环境差异化管控发挥了引领性和示范性作用,使“不排不限、少排少限、多排多限”的环保治理理念已深入人心。
接下来,河北将实施“八大攻坚”,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确保三年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圆满收官:
大力实施重污染城市“退后十”攻坚。加强对石家庄、唐山、邢台和邯郸市的指导帮扶,
强力推进攻坚举措落实,加快退出全国重点城市后十步伐。
坚定不移实施去产能和退城搬迁攻坚。确保11月底前完成
压减炼钢产能1400万吨、煤炭600万吨、焦炭200万吨、平板玻璃840万重量箱,淘汰火电50万千瓦,确保完成三年行动计划去产能任务。
坚持不懈开展散煤整治和清洁替代攻坚。加快实施气代煤、电代煤工程,
8个传输通道城市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散煤清零。
统筹开展重型柴油车污染治理攻坚。尽早完成
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
淘汰任务,对其他具备条件的进行
污染控制装置和在线监控设备安装;建立
重点用车单位绿色运输责任制和承诺制,加快建成敬业集团、港陆钢铁等一批
铁路专线。
持续开展扬尘面源污染防治攻坚。4月份扬尘达标整治攻坚行动,对各类扬尘源实施综合整治;严禁秸秆和垃圾露天焚烧,严控烟花爆竹燃放。
深入实施重点污染物深度减排攻坚。加快推进水泥、平板玻璃、陶瓷行业等120家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
10月底前基本完成六大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对1874个非重点行业工业炉窑项目实施综合治理,严格排查“散乱污”企业,巩固动态“清零”成果。
积极推进臭氧污染攻坚。强化
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
VOCs与氮氧化物协同减排,组织
5-9月臭氧污染治理夏季会战,对重点行业、移动源、生活源等实施综合整治。
科学精准重污染天气。加强与京津及周边地区联防联控,加强涉气企业分类管控,
完成对短流程钢铁、水泥、砖瓦窑等46个行业约2.5万家企业绩效分级,完善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严防“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