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播报「2.29-3.6」

头条新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以坚持党的领导、多方共治、市场导向、依法治理为基本原则,以到2025年,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为目标,形成良好的环境治理体系。
—— 中国环境监测
 
官方发布
3.2
为规范“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即FID)进行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生态环境部制定并印发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排放连续监测技术指南(试行)》。
—— 生态环境部
 
3.3
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全力做好疫情地区大气等环境质量监测,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规范。加大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及成果应用,构建重污染天气应对技术体系,实现提前研究、提前告知、提前预警。深化细化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研究,强化污染治理和应急减排效果评估,持续推进“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
—— 生态环境部
 
3.5
近期,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与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开展了2020年3月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预测会商。预计2020年3月,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以纬向型为主,冷空气势力较弱,京津冀和汾渭平原地区大气污染扩散条件整体偏差。与过去两年相比,京津冀、汾渭平原地区污染物扩散条件与2018年3月接近,较2019年3月偏差。
—— 生态环境部
 
3.6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煤炭加工—合成气和液体燃料生产等10项《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其中,煤化工行业聚焦“气化炉周期性开停车”等非正常工况、废气无组织排放等重点管控环节,明确了许可排放浓度限值、实际排放量核算、合规判定方法等要求;纤维制造业将粘胶纤维排放的二硫化碳和硫化氢纳入监管体系;对专业“化干散货码头”(煤炭、矿石)、通用散货码头大气污染物给出了颗粒物无组织年排放量与实际排放量核算的参考方法;对其他行业的废弃排放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生态环境部
 
 
地方新闻
 
北京市
近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扬尘污染防治工作阶段性成果,2019年北京市降尘量均值为5.8吨/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22.7%,超额完成2019年初确定的6.5吨/平方公里•月的目标任务。“量大面广”是北京市扬尘源的主要特征。最新一轮的细颗粒物(PM2.5)源解析结果表明,扬尘对北京市PM2.5排放贡献率达16%,超过燃煤和工业,是仅次于机动车的本地第二大排放源。
——  京环之声
 
上海市
2020年1月上海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为:PM2.5月均浓度53μg/m³,PM10月均浓度45μg/m³,O3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未出现超标。1月空气质量超标天数8天,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空气质量AQI优良率为74.2%,与上月相比下降了3.2%,同比2019年1月上升了3.2%。上海市各区的PM2.5月均浓度在45-56μg/m³之间,总体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态势。
—— 上海环境
 
河北省
近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下发《关于实行全方位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监督管理若干强化措施的通知》。从在线监测设备安装、运维、异常数据处置、远程抽查等四方面确定了11项举措,《通知》明确了超标(异常)数据处置流程,要求建立运维单位运维质量公告制度,鼓励加大远程执法抽查频次,通过非现场执法手段,减少对企业的干扰,提高环境监管效能。
——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山西省
近日,山西省晋中市召开了 “1+30”区域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研究会议。会议提出,今年要精准化实施以集中供热为主的清洁取暖改造;要坚决优化调整焦化产业结构布局, “1+30”区域内县(市)力争退出炭化室高度4.3米及以下焦炉;要推进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实施“一行一策”;要全面提升扬尘污染管控水平,落实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加强城乡结合整治。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
2020年2月浙江省11个设区城市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100%,比去年同期上升8.1%;PM2.5平均浓度为25μg/m³,比去年同期下降24.2%。县级以上城市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100%,比去年同期上升6.1%;PM2.5平均浓度为25μg/m³,比去年同期下降13.8%。
—— 浙江生态环境
 
近日,湖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关于助力湖州市高质量绿色发展支持引导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料的十条意见》:明确支持倡导使用低VOCs原料;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优惠政策和优先评价,从而获得贷款贴息补助;要求环保管理上体现区别,使用低VOCs含量原料的企业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等错峰生产时,可以减少错峰时间或不纳入错峰生产名单,相应生产工序可以不用建设治理设施。
—— 浙江生态环境
 
四川省
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通报2020年1月四川省183个县(市、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结果:优良天数比例为85.6%,同比2019年1月上升了15%;污染天数比例为14.4%,其中轻度污染天数比例为13.2%,中度污染天数比例为1.2%,无重度以上污染。
—— 四川生态环境
 
广东省
2020年1月,广东省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结果:全省优良天数比例为97.7%,较2019年同比上升5.2%;珠三角地区AQI达标率为97.9%,同比上升8.7%。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31μg/m³,同比下降11μg/m³(26.2%);珠三角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29μg/m³,同比下降17μg/m³(37.0%)。PM2.5和臭氧作为全省首要污染物的比例分别为33.3%和32.5%。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前三位为汕尾、湛江和汕头市,后三位为清远、广州和东莞市;珠海、中山、阳江等20市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有所改善,清远市同比有所变差。
—— 广东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