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近日,生态环境部环评司有关负责人就《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出台背景、主要内容等情况回答记者提问。负责人首先解读了2019版名录修订的总体思路:一是解决排污许可未全覆盖的问题;二是解决管理分类不合理的问题;三是解决和其他统计分类不衔接的问题。
与2017版名录相比,2019版名录在管理和行业类别的设置和划分、分类标准的表述方面都有较大调整:一是增加了30个行业类别。二是科学优化分类,对262个小类进行分类调整、扩大了范围。三是新增263小类登记管理类别。四是为保证名录的时效性,不再规定发证和登记时限。
——生态环境部
官方发布
1.06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印发淀粉等五个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明确了淀粉、水处理、肥料制造、镁钛冶炼、镍钴锡锑汞冶炼等五个行业的重大变动情形,规定了上述行业建设项目发生何种变动情形需要重新报批环评文件。
本次《通知》的发布旨在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解决当前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内容界定缺乏量化指标、环境管理尺度难以统一、行政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规范建设项目重大变动环境管理,保障环评制度有效执行,并配合排污许可证申领与核发工作。
—— 生态环境部
地方新闻
北京市
近日, 京环之声发布2019北京蓝天成绩单。2019年,在区域空气质量同步改善、气象条件较常年整体有利的情况下,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
2.5)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明显改善。其中PM
2.5年均浓度为42μg/m³;二氧化氮(NO
2)、可吸入颗粒物(PM
10)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
2)年均浓度稳定达标,并连续三年浓度达到个位数。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京环之声
天津市
近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精治污 细服务 促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副局长陆文龙通报天津市污染防治攻坚进展情况:一是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优化了环评审批程序,实现环评、验收许可事项全流程网上审批。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实行环保绩效分级管控和“环保领跑者”制度。三是深化精准治污,实施差异化管控和强化“一区一策”等措施。四是强化主动服务,主动了解企业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五是建立了有效工作机制,成立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协调推进工作组。
——天津生态环境
河北省
近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开展了第三轮秋冬季大气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气环境违法行为,取得了良好成效。此次执法行动共检查企业20628家次,发现存在问题企业5346家,涉及各类涉气环境问题6232个,全省共立案行政处罚环境违法案件703起,责令停产、限产企业68家。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山西省
1月6日上午,山西省秋冬季大气攻坚指挥部总指挥、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潘贤掌主持召开指挥部会议,会商分析1月份环境空气质量。要求迎难而上,以更多“人努力”来消减不利气象因素:一是各市针对1月份重污染天气频繁的预测情况,继续保持橙色预警;二是加严机动车限行等应急减排措施,尽最大努力削减污染物排放量;三是生态环境保护监察办公室对二氧化硫浓度高、清洁取暖成效不明显的朔州市等市及县(市、区)下达督办函,要求尽快降低二氧化硫浓度;四是通过财政补贴电取暖、购置清洁煤等方式,加大散煤治理的财政支持;五是省环保宣教中心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发布1月份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情况。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东省
1月9日,山东省召开政府新闻发布会,宣布《山东省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规定》将于2020年2月1日起施行。这是山东省首次出台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的规章,也是全国首例专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量身制定的省级层面政府规章。《规定》共27条,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包括:一是确定了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的责任体系。二是明确了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相关标准。三是建立了统一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管理系统。
——山东环境
江苏省
1月6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豁免工作座谈会,就推进应急管控豁免工作方案进行解读,并就豁免政策的再次修订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为强化环保“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应急管控豁免管理办法,实施差异化管控,符合条件的企业、工地被纳入豁免名单,免予执行应急限停产、错峰生产等管控措施。
——江苏生态环境
四川省
1月8日上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赵乐晨主持召开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淘汰及监管工作协调会,听取四川省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工作情况汇报 ,研究建立ODS淘汰及监管工作机制,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压实责任、突出重点、完善机制,把ODS淘汰工作纳入常态化管控,认真履行国际公约,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应有贡献。
——四川生态环境
广东省
近日,广东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发布2020年第一号令——《关于全省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命令》。其中,“一号令”特别提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要以臭氧污染联合防控为核心,协同控制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重点做好冬春季的细颗粒物和夏秋季的臭氧污染防控;抓好工业园区和集聚区涉VOCs污染整治;建立VOCs重点企业综合整治销号制度;加大柴油车整治,基本消灭黑烟车;开展油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港口岸电推广使用;珠三角各城市及臭氧未达标的城市要重点加强臭氧污染防控。
——广东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