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播报「12.28-1.3」

官方发布
 
近日,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于《环境保护》杂志发表文章,探讨了运输结构调整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对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性。
文章中提到,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实现铁路货运高质量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打赢蓝天保卫战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以来,运输结构调整成绩显著,但还存在一些显著问题。为完成《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内的2020年目标,各部门要加强执行,确保各项政策落地。一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大宗货物“公转铁”的要求,二是加快涉及运输结构调整项目环评审批进度,三是继续强化柴油货车环保监管。
——生态环境部
 
地方新闻
北京市
 
2019年,在区域空气质量同步改善、气象条件较常年整体有利的情况下,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明显改善。其中PM2.5年均浓度为42μg/m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稳定达标并连续三年浓度达到个位数。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京环之声
 
天津市
 
2019年天津市PM2.5平均浓度达到51μg/m³,较2017年下降20%左右,重污染天数15天,较2017年减少8天。两年来,天津市深入推进产业、布局、能源、交通“四大结构”调整,3家钢铁企业退出取得阶段性进展,2家钢铁企业烧结机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散乱污”企业、散煤取暖基本清零,整合取缔160余个工业园区,南疆矿石铁路专用线建成投运。煤电机组全部完成冷凝脱水深度治理,390台燃气锅炉完成低氮改造,强化施工工地“六个百分百”控尘措施,全面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淘汰黄标-车、老旧车70余万辆。
——天津生态环境
 
上海市
 
上海市徐汇区全面完成锅炉提标改造,持续削减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全区各相关部门发挥政策和组织优势,全面完成全区335台锅炉提标改造工作并完成72家企业锅炉补贴申报材料的审核、申报工作,共计约3860万元,其中33家企业锅炉补贴已获市级批复。
—— 上海环境
 
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上海市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执法方案》,有效减少非道路移动机械冒黑烟现象,提升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达标率,全面降低非道路移动机械的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方案》明确将在全市建成区内施工工地、物流园区以及港口、码头、机场、铁流货场、高排放控制区(外环线内(含))内施行五项检查:一是申报登记和标志粘贴情况检查;二是高排放控制区实施情况检查;三是机械冒黑烟情况检查;四是机械排放情况检查;五是机械油品质量检查。
—— 上海环境
 
2018年上海沪籍机动车保有量加常年在沪行驶的外牌车已超500万辆,以机动车为主的移动源对PM2.5的贡献率已经达30%以上,进一步减轻机动车污染已迫在眉睫。除提高油品质量及排放标准外,上海市还切实加强机动车生产、使用、淘汰等全过程环境监管,在交通限行、禁行等方面推出多项政策措施。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与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密切合作,联合印发了《上海市推进实施机动车排放检测与强制维护制度(I/M制度)工作方案》,于19年12月1日起全面实施。
—— 上海环境
 
河北省
 
近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关于重点区域2019年10-11月环境空气质量有关情况的函》,在改善幅度较大排名中,前10名城市河北省占据了七席,8个传输通道城市同比下降幅度全部好于平均水平,降幅排名前2位的城市为保定、沧州市,同比分别下降36.1%、32.9%。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山东省
 
山东省济宁市创新开展绿色智慧管控,推动生产经营和污染减排“双赢”。污染主体可以通过平台自主申报标杆企业等级,评审过程公开透明。执法人员通过手机APP将现场巡查出现的问题现场图片录入,依托绿色管控平台,让督导检查更加高质高效。平台还设置分区域、分行业、分主体查询功能,十分方便快捷。可将执法监管中发现的问题线上曝光、永久留存、建立企业问题信息库和红黑榜,让问题企业更加有危有畏。
——山东环境
 
 
2019年11月,山东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51μg/m³,同比下降25.0%;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106μg/m³,同比下降8.6%;二氧化硫(SO2)平均浓度为14μg/m³,同比下降6.7%;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为43μg/m³,同比下降8.5%;重污染天数平均为0.2天,同比减少3.1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5.25,同比下降13.4%;优良天数平均为20.9天,同比增加4.0天。
——山东环境
 
山西省
 
12月26日,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和山西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实施机动车排放检测与强制维护(I/M )制度的通知》。《通知》要求:一是全省自2019年12月30日起,全面实施I/M制度,正式启用I/M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机动车排放检测和维修治理的信息共享和闭环管理。二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开展宣传工作,不断提升服务社会公众能力。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I/M制度落地见效。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
 
为深入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保障年度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当前,江苏省生态环境系统每日开展秋冬季重污染天气视频会商。每日会商有助于宏观上的方向把控和微观上的目标明确,使用热点网格监测系统,对大企业重点关注,主次分明。
——江苏生态环境
 
广东省
 
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2019年第六场例行新闻通气会,通报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基本情况。1-11月,广东省大气质量继续领跑,六项污染物指标全面达标,全省PM2.5浓度达到26μg/m³,全年预计达到28μg/m³左右,预期年底所有地市 PM2.5全部达标。
——广东生态环境
 
浙江省
 
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就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十条建议:优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深化环评审批改革、实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实行建设项目环保设施“最多验一次”、完善生态环境执法帮扶机制、加强环境信用差别化管理、提升生态环境数字化应用水平、完善企业治污正向激励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技术服务市场发展、深化生态环境咨询服务体系。
——浙江生态环境
 
为杜绝环保项目产生“二次污染”,宁波市已按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监测数据应用管理规定》,对已投运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全部实施在线联网监测。自2020年1月1日起,排放超标的焚烧厂将被处以最高100万元罚款。
——浙江生态环境
 
陕西省
 
12月31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9年全省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情况。省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马小现分别介绍了2019年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基本情况和重点执法监管工作开展情况。马小现表示,2019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集中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针对重要时段、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先后开展了涉气企业专项执法检查、关中地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和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执法等。二是狠抓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执法检查,开展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交叉执法检查等。三是配合生态环境部,开展了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工作,持续督查省关中8市(区)涉气企业,共开展20轮次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工作。
——陕西生态环境
 
四川省
 
1月2日下午,四川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新年第一次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视频会,总结了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通报空气质量状况和近期气象形势、分析重污染天气应对评估结果,安排部署了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赵乐晨指出,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要做到“六个狠抓”:一是狠抓治污减排。二是狠抓管理减排。三是狠抓移动源治理。四是狠抓科技支撑。五是狠抓联动应急。六是狠抓禁限放管控。
——四川生态环境
 
湖南省
 
湖南省发改委、湖南省住建厅近日联合印发《湖南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2019-2030年)》(简称《专项规划》)指出,按照“城乡统筹、布局合理、运营高效、邻里和谐”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量占无害化处理量的40%,其中设市城市的占比达50%以上;到2030年,全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量占无害化处理量的70%。
——湖南生态环境
 
近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全省11月环境质量状况。11月,全省14个市州政府所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4.3%,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轻度污染天数比例为15.0%,中度污染天数比例为0.7%,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PM2.5平均浓度为51μg/m³,同比上升27.5%;PM10平均浓度为79μg/m³,同比上升31.7%。
——湖南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