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发布
12.20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做好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的通知》。对做好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应按照《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技术指南》规范开展评估监测工作。二是应本着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稳中求进,高质量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分步开展评估监测。三是各级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应加强指导和服务工作。
——生态环境部
近日,生态环境部修订印发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130—2019),这是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衔接区域 “三线一单”,推动“放管服”改革,规范和指导规划环评工作的重要举措。
——生态环境部
12.22
12月22日至24日,全国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制度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制度,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有力抓手,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他强调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工作:一是做好顶层设计谋划,为推进改革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二是加快排污许可证核发,在2020年底前完成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三是落实好“三线一单”制度,加强各部门工作协调配合。四是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狠抓典型案例。五是不断加强宣传引导,为推动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生态环境部
12.24
1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发表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介绍了法律实施的总体情况后,归纳了法律的实施情况,提出了法律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近日,国家气象观测实时业务平台在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投入运行,标志着国家级现代气象观测实时业务实现全面升级,气象探测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观测业务平台的投入使用,推动了国家级观测实时数据质量控制业务框架基本建立,实现了国家级观测业务链条形成“运行-评估-改进”的闭环,为观测研究型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中国气象局
12.25
12月25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11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降尘监测结果。11月,“2+26”城市降尘量均值范围在3.2-12.1吨/km²·月之间,平均为6.9吨/km²·月,同比上升32.7%,晋城等23个城市降尘量平均值同比不降反升。 汾渭平原11城市降尘量均值范围在4.0–8.4吨/km²·月之间,平均为5.7吨/km²·月,临汾等5个城市降尘量最大值大于9.0吨/km²·月。
——生态环境部
12.26
2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了2019年12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徐必久司长在会上提出,在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过程中,要盯住重点、差别化监管、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推进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指导各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确保蓝天保卫战各项目标圆满完成。
——生态环境部
地方资讯
北京市
近期,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通报了2019年12月1日-15日全市范围内大气粗颗粒物浓度排名后三十位的乡镇(街道),并通报各区排名前三位与后三位的乡镇(街道)。12月上半月,大气粗颗粒物浓度最高的30个乡镇(街道)主要分布在北京市东部和东南部地区,涉及朝阳、通州、大兴、房山、东城5个区。
—— 京环之声
天津市
12月19日上午,天津市市委书记李鸿忠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听取关于2019年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和做好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的汇报。会议指出,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强化问责制度,督促各单位切实履行责任;第二,加强联防联治,坚决完成指标要求;第三,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依法严惩污染行为。
—— 天津生态环境
上海市
12月19日,上海市生态环境系统召开了2019年负责干部务虚会。会议以“抓环保、促发展、惠民生,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题,根据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讨论谋划了“十四五”思路和2020年度重点工作。
—— 上海环境
河北省
12月24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修订版《河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解读新闻发布会。本次修订预案主要有八个特点:第一,突出重点,精准实施差异化管控。第二,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第三,统一了预警级别和应急响应等级。第四,规范了减排清单编制要求。第五,明确设置了保障类企业和车辆。第六,新增了安全保障措施。第七,调整了区域二、区域三所含城市范围。第八,增设了对城市预案的修订要求。
——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浙江省
日前,浙江省通报了2019年1至11月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进展情况:1至11月,全省设区城市PM
2.5平均浓度为30μg/m³,同比下降1μg/m³,设区城市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8.2%。截至11月底,已淘汰燃煤小锅炉347台;已开展公交、出租车辆新能源或清洁能源使用13534辆;邮政车辆新能源或清洁能源使用523辆;淘汰国三及以下标准营运柴油货车22362辆。
—— 浙江生态环境
为更好管控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杭州市在全省率先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根据规定,2019年12月16日起,进入其禁用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要达到《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排气烟度限值及测量方法》规定的Ⅲ类限值标准。
—— 浙江生态环境
山西省
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工作进展通报会。会议就各市柴油污染治理攻坚战工作进展进行了通报,包括各市机动车监管能力建设、实施国家机动车排放新标准、检验机构监管、I/M制度、高排放车辆监督抽测、重型柴油车远程在线监控系统建设、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检查等方面的任务进展,点名批评了工作滞后的市,并针对性提出了指导意见和工作要求。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12月22日下午,山西省秋冬季大气攻坚指挥部总指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潘贤掌主持召开指挥部会议,对各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逐一分析研判,并对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措施,保障省会城市太原不出现重污染天气。二是要加强与气象部门会商研判,科学、精准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三是要积极主动发声,赢得公众理解与支持。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12月23日下午,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山西省工信厅就进一步做好2019年至2020年秋冬季错峰生产下发通知,要求对未执行错峰生产要求的企业依法严肃查处,对应关停淘汰企业必须淘汰到位,不再列入错峰生产企业清单。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四川省
12月24日,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四川成都调研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报工作。他强调,四川盆地地形条件极为特殊,秋冬季污染程度相对较重,持续时间长、污染范围大,要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在监测预报和重污染天气应对预案落实方面,既要力求科学精准,又要做到于法有据,坚决杜绝“一刀切”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 四川省生态环境
江苏省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南京、徐州、常州、连云港、宿迁5市,对以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问题为首的大气污染问题进行交叉强化督查。同时,开展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合行动,保持大气污染管控的高压态势。
—— 江苏生态环境
近日,为加强对豁免企业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发挥豁免企业的示范性、引领性作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首次对全省纳入秋冬季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的企业和工地进行专项检查。全省共抽查150家企业和工地,从检查结果看,大多数豁免企业的绿色发展水平高、污染治理成效显著,达到了行业标杆的先进水平。但也发现个别企业存在无组织排放管控不到位、在线监控设施不规范,少数工地落实“六个百分百”不严格等问题。
—— 江苏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