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发布
11.1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全国六大区域空气质量监测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环境环保监测中心,公布11月中上旬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大部分地区扩散条件总体较好,预计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11月2-4日,东北区域辽宁地区可能出现短时中度污染;11月4-6日受不利扩散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局地可能出现中至以上污染;新疆南疆地区受沙尘影响,可能出间歇性轻度及以上污染。
—— 生态环境部
10月28日至31日全国多地区经历了一次PM
10重污染过程,沙尘天气前后持续总计约4天时间。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山西、内蒙古、宁夏、河北、陕西、甘肃等省城市PM
10小时浓度曾出现过中度及以上污染。由于后期受不利扩散条件影响,沙尘滞留河南、安徽、山东与江苏等地时间较长,对当地空气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从11月1日开始,PM
10浓度明显下降,不过承接沙尘天气影响,部分城市小时PM
2.5明显上升。比如:枣庄、临沂、济宁等18市。
—— 真气网
11.2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加注重精准措施,不搞“一刀切”;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时间和责任人,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表示要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的原则,落实“以气定改”“先立后破”的要求,稳步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作。
—— 生态环境部
11.4
2019年11月4日,由韩国国家气候和空气质量委员会和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理事会联合主办的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国际论坛在韩国首尔召开。本次论坛旨在推动建立最佳实践共享伙伴关系,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
—— 生态环境部
11.5
2019年5月开始,生态环境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商务部,在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以及秦皇岛、承德、张家口共31个城市258个县区开展清洁车用油品强化监督定点帮扶,采取“查黑—测油—溯源”方式,严查无证无照及证照不全违法加油站点。之前排查发现的1466个黑加油站点,已清理取缔905个,但仍存在561个。此类黑加油站点区域分布相对集中(河北省最多,占58.6%),无证无照问题较为突出,且隐蔽性、流动性强。此外,在合规加油站抽检中发现了柴油硫含量超标的问题(5.5%的加油站超标)。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充分发挥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工作机制优势,对排查发现的问题拉条挂账,逐一核查地方查处整改情况,保持高压态势,巩固行动成效。
—— 生态环境部
地方资讯
北京市
2019年前三季度,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PM
2.5平均浓度42 ug/m³、同比下降10.6%,达标天数165天、比例为60.4%,空气重污染3天、同比减少5天;通州区PM
2.5浓度最高(45 ug/m³),其次为东城、大兴、西城3个区(44 ug/m³)。北京市采取的重点措施包括综合治理机动车污染(前三季度淘汰国三标准重型柴油货车3.37万辆)、精细化管控扬尘污染(印发实施《北京市扬尘管控工作意见》)、深度治理行业污染(淘汰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399家)、更新完善空气重污染应急清单。
—— 京环之声
11月7日,北京市公布9月空气质量情况:9月份,全市PM
2.5平均浓度为36 ug/m³,通州区PM2.5浓度最高(46 ug/m³),其次为东城和朝阳(39 ug/m³)。其他三项主要污染物PM
10、SO
2、NO
2月均浓度分别为58 ug/m³、3 ug/m³、33 ug/m³。达标天数为15天,优良天数比例为50%,全月无空气重污染日。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天津市
天津市推进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整改落实办公室通报转办群众信访举报情况:截至2019年10月22日,共转办群众信访举报件10275件,滨海新区、北辰区、宝坻区转办群众信访举报件数前三名。
—— 天津生态环境
2019年11月7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记者会,就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的具体目标、举措等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强调今年秋冬季攻坚行动需紧密衔接国家部署要求、打赢蓝天保卫战目标任务、重污染天气应急;加强动态监管,严格煤质管控,持续治理散煤,推动低氮改造,以保障清洁供暖;实施差异化调控,持续强化指导帮扶,强化“一区一策”科学治污,以防止污染“一刀切”问题;突出政策引领,强化技术支持,实施绩效管控,加大资金支持,以推动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
—— 天津生态环境
上海市
2019年10月31日,崇明区生态环境局首次召开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审理会,对实践中存在的环境行政处罚典型案例进行交流研讨。重点对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未落实“三同时”制度等典型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
—— 上海环境
近期,闵行区生态环境局大力推进环评审批简政放权,科学规范环评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能,采取“简手续”,“减材料”,“优公示”的方式,优化营商环境。
—— 上海环境
自2019年10月8日,杨浦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将在全区组织开展2019年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专项攻坚战环境执法行动。强调要细化方案,落实责任;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部门协同,齐抓共管。
—— 上海环境
本次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战中,宝山区生态环境局紧盯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统筹抓牢固定源、流动源两大污染源实施24小时滚动执法,全力保障空气质量。11月1日-4日,区生态环境局专项执法检查共出动55人次,对区域内的155家固定污染源开展了现场执法检查,发现问题16起,查处大气违法案件2起。
—— 环保宝山
河北省
保定市生态环境局党组研究决定,即日起至11月15日集中开展农村清洁取暖专项核查行动,并在取暖期开始后持续开展农村劣质煤复燃和冒黑烟排查专项行动。通过“人员现场检查、无人机航拍、红外视频监控、网格员驻地监督”组合拳,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散煤管控工作进行集中攻坚。重点对各行政村散煤清零、洁净型煤替代、燃煤炉具拆除、用户终端通气率等情况进行核查。
——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10月30日,副省长葛海蛟代表省政府公开约谈秦皇岛、邢台、邯郸和保定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同志参加。
——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10月16日以来,邢台市生态环境局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卫蓝风暴执法行动”,查处一批涉气环境违法案件。日前,该局对此次行动中查处的环境违法问题进行整理汇总,梳理出10起典型环境违法案件,予以公开曝光。
—— 邢台生态环境发布
近日,唐山市路北区召开“双代工程”、洁净型煤推广工作会议,确保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顺利进行。会议宣读了《2019-2020年采暖季洁净型煤保供实施方案》,通报了路北区“双代”工程情况。2019年,路北区洁净型煤推广工作共涉及6997户、11002.5吨。
—— 唐山环保微发布
11月7日,邯郸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邯郸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解读新闻发布会,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对新修订的《邯郸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简称《预案》)相关内容进行解读,并回答了记者提问。《预案》紧紧围绕“一个目标、两个突出、三个注重”进行修订,即以实现差别化减排为目标;突出应急减排总体统筹和总量控制;注重地区差异、分业施策、有保有压,坚决避免“一刀切”。
—— 邯郸环保
11月5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全市生态环境系统1200名环境执法人员,走村入户开展冬季清洁取暖散煤复燃管控检查工作。根据《邯郸市冬季清洁取暖散煤复燃管控工作检查方案》,此次活动从11月5日开始,到11月10日结束,将对全市20个县(市、区)按照所有乡镇全覆盖、每个乡镇(街道)抽查30%的村、每村入户不少于30户开展现场核查,实现县(区)、乡镇(街道)全覆盖。
—— 邯郸环保
山东省
11月4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召开2019年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建设推进工作现场核查行动动员会议,安排部署11月上旬核查行动的有关事项,并对此次核查行动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为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执法行动工作方案》,省生态环境厅将组织开展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建设推进工作现场核查行动。
—— 山东环境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向莱西市、淄博市淄川区、东营市东营区、利津县人民政府发出涉环境问题整改通知,依据《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决定对莱西市南墅镇岳石矿坑环境污染问题、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下黄村危险废物非法填埋问题、淄博市淄川区多处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问题、利津县盐窝镇新建村西北侧倾倒危险废物问题、东营市东营区固体废物处置中心项目未按时建成投运问题实施挂牌督办。要求,有关县(市、区)严格按照督办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问题整改,确保整改到位。
—— 山东环境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东省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制定和污染源自动监测安装联网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对全省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排污单位的监督管理,将自动监测安装联网、运维情况和数据质量全过程纳入执法监管重要事项。省生态环境厅将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各市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制定和自动监测安装联网不完善的责令整改,问题严重的向全省通报并严肃追究责任。
—— 山东环境
2019年山东省“煤改电”清洁采暖涉及配套电网工程已于10月28日全部竣工,为山东新增3026万平方米“煤改电”供暖面积。2019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与国网山东电力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进电代煤工作的通知》,有效确保了10月底前完成所有改造任务。省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已先后印发《关于居民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开展清洁取暖用电市场化采购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对电采暖用户给予相应的电价优惠。山东16个市中,有11个市出台了分散式电采暖设备购置补贴政策,8个市出台分散式电采暖运行补贴政策,6个市出台了集中式电采暖初投资补贴政策,2个市出台集中式电采暖运行补贴政策,促进各地电采暖推广应用。
—— 山东环境
山西省
11月4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定点帮扶电视电话会议,对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定点帮扶工作做了安排部署。11月6日,11个由省生态环境厅厅级领导带队的驻市定点帮扶组,陆续开始深入各市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帮助各市和相关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将“秋冬防”各项措施任务落实到位,一场轰轰烈烈的决胜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拉开帷幕。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10月25日至11月1日,太原市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强化监督组在检查中新发现25家(处)问题。其中,涉及施工工地扬尘污染的问题有10家,涉及拆迁工地的2家,涉及裸露地面的4家,涉及道路扬尘的3家,涉及绿化工程的4家,其他的2家。11月4日,太原市强化监督组通报了其中的4起典型案例。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
10月29日至30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现场推进会议。特别指出,江苏省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的三点不足:环境质量监测方面,自动监测站点数量不足、覆盖不全,影响精准执法和管控。污染源监测监控方面,重点排污企业及工业园区在线监控系统建设任务艰巨,自动监控数据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大数据分析方面,能力不足,污染源监控网络覆盖率低,监测监控大数据平台还不够完善,上下渠道还没有打通实现数据共享。
——江苏生态环境
浙江省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省环科举办环保标准暨环境健康管理培训。培训会邀请多位专家就《涂料油墨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我国环保标准体系及地方十四五环保标准规划》《浙江电镀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报批稿)》《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浙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送审稿)》作专业解读,并就相关主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 浙江生态环境
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浙江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推进美丽浙江建设和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我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 浙江生态环境
10月28日-11月1日,第十六届中日韩三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所长会议在杭州成功举办。中国环科院院长李海生、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所长渡边知保、韩国国立环境研究院院长张伦硕分别率团出席。三国代表围绕“三方科技进展汇报”、“潜在合作领域项目建议报告”和“未来合作”等议题向会议作汇报并开展交流。会后三国院/所长签署了《第十六届中日韩环境科学研究院院/所长会议联合公报》。
—— 浙江生态环境
陕西省
近日,陕西省印发《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9年修订稿)》,即日起实施,《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8年修订稿)》(市政办发〔2018〕110号)同时废止。市政府成立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铁腕治霾办。各区(县)、开发区,市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分别设立各自指挥机构,负责本区域、本部门和本单位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由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与市气象局共同组成预报预警组。
—— 陕西省生态环境
广东省
10月31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全省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会议,邀请省内外专家解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广东省实施方案,现场答疑解惑,交流工作经验。强调,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要狠抓柴油货车、工业炉窑和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
—— 广东生态环境
湖北省
湖北省通报2019年1-9月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全省1.7个重点城市PM
2.5累计浓度均值为41 ug/m³,较去年同期上升7.9%。17个重点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76.2%,较去年同期减少8.2%。
—— 湖北生态环境
四川省
11月1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19年秋冬季大气环境形势会商。省气象局通报了今年秋冬季全省气象形势;省环境监测总站分析了全省大气环境质量形势;省环科院提出了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建议;进行了专家会商。
—— 四川生态环境
11月7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推动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确保2019年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省环境政策规划研究院通报了四川省2019年应对气候变化形势分析报告。结合经济增长、能源供给、消费和节约情况,初步核算,2019年上半年全省碳排放强度下降4%左右。预测下半年全省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将保持在3%左右,预计全年能够完成碳排放强度下降2.5%的年度目标。四川省先后出台了《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四川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到2020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9.5%,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
—— 四川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