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发布
10.18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启动会上强调,为了进一步建好、用好综合服务平台,提出要在推进推广应用、完善内容功能、强化运行保障上下功夫。希望以综合服务平台启动为契机,大力推动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 生态环境部
10.21
2019年9月,全国“12369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共接到环保举报51089件,环比增加10.4%,同比降低28.7%,且已受理42292件(83%)。9月,大气污染举报较多,占举报总量的49.0%,大气污染举报中,反映恶臭/异味的举报最多,占涉气举报的50.1%,其次为烟粉尘和工业废气的举报,分别占涉气举报的34.8%和24.3%。
—— 生态环境部
为深入推进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的组织实施,夯实大气攻关项目研究增量和创新点,2019年10月13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大气攻关第八次总体专家组研讨会。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提出规划目标及政策建议;要对各重点行业课题任务目标进行深入和细化研究,提出具体可行的减排方案及实施途径;要多方论证,确保凝练的成果科学协调统一;要将农村农业纳入减排研究体系,回应社会关切。
—— 大气攻关联合中心
10.23
生态环境部通报2019年9月和1-9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9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14.7%,PM
2.5、PM
10、O
3、NO
2浓度同比分别上升18.2%、13.3%、23.6%、4.3%;CO浓度均同比下降;SO
2浓度同比持平。168个重点城市中,唐山、邯郸、安阳城市空气质量位居后三位。1-9月,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同比减少9个,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2.4%,O
3、NO
2浓度同比分别上升6.3%、4.2%;PM
10、SO
2浓度均同比下降;PM
2.5、CO浓度同比持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空气质量同比均反弹,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分别同比下降7.4%、4.0%,PM
2.5浓度同比分别上升1.9%、2.0%;长三角地区PM
2.5浓度同比下降,但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4.3%。168个重点城市中,泰安、临沂、常德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后三位。
—— 生态环境部
10月23日,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承办的首场“碳市场配额分配和管理系列培训班”在四川成都开班,旨在进一步提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类主体参与能力和管理水平,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测试相关准备工作。培训内容包括全国碳市场相关政策解读、开展配额试算和试分配、数据管理、系统开户、交易履约等碳市场主要流程和重点问题。
—— 生态环境部
10.24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生态环境部组织起草了《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旨在加强生态环境检测管理,促进检测事业健康发展,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19年11月23日。
—— 生态环境部
地方资讯
北京市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通报了2019年10月1日-15日全市范围内大气粗颗粒物浓度排名情况,浓度最高的30个乡镇(街道)主要分布在北京市东南部、西北部及城区,涉及通州、海淀、朝阳、西城、昌平、东城、石景山、顺义8个区。
—— 京环之声
天津市
天津市高度重视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按照“打赢蓝天保卫战”和“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要求,围绕核心工作,狠抓推动落实,机动车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防治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市淘汰老旧车近40万辆,老旧车比例已降至18%,新能源汽车已达10万辆。
—— 天津生态环境
上海市
虹口区生态环境局结合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研究编制《虹口区2019年空气质量改善专项攻坚方案》《关于开展2019年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专项攻坚战环境执法工作的方案》,打响秋冬季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攻坚战。下阶段,将重点对各类扬尘源、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场地、餐饮企业、汽修场所等各类污染源开展执法检查,通过加大全区范围的巡查和专项执法,进一步减少大气污染问题、消除环境安全隐患,确保虹口区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 上海环境
为打好柴油车污染防治攻坚战,从10月14日起宝山区环境监测站与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洋桥检查站联合在不影响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对进沪的重型柴油车开展为期一周的路检路查、监督抽测工作,拉开2019年度秋冬季柴油车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序幕。
—— 上海环境
浦东新区环境监察支队启动2019年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专项攻坚战。2019年秋冬季,浦东新区环境监察支队将结合区城管执法局“百队行动”,每天安排二组人员对VOC排放企业开展巡查,检查情况每日汇总上报。通过落实责任、强化执法、跟踪反馈等措施,做到“突出重点,查处结合,防范风险”,有效保障空气质量达到控制目标。
—— 上海环境
2019年以来,上海石化进一步开展绿色企业创建工作,大力推动VOCs减排,力争年内边界VOCs浓度均值低于130 μg/m³,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实施环保设备改造净废气、通过资源回收利用收废气、推行先进技术检测查废气、开展精细管理源头控废气、开展群众性环保活动查异味。
—— 上海环境
随着涂料技术的研究与探索,上海市船舶行业的水性涂料替代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2018年6月份,水性涂料解决方案首次在国内大型新造船项目上开展应用,经过6个多月的涂装周期,特别是成功抵抗冬季的低温环境下的储存、运输,整体运行正常,最终完成顺利交付。
——— 上海环境
河北省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2019-2020年秋冬季第一轮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期间省部分区域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行动驻秦皇岛市执法组查处一起典型违法案件: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拒不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且长期违法排污,拒不整改,存在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河北省在综合施策、持续攻坚基础上,全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各项治理举措更加突出精准治霾、更加突出依法依规、更加突出差异管控,深化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近日,《衡水市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出台。提出,将通过七大行动措施,力争今年秋冬季(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衡水市PM
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力争下降3.5%,重度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天。
——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为进一步倡导绿色出行,减少主城区车辆的使用,削减机动车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邢台市决定自2019年10月23日至2019年11月23日,市主城区公交车辆实行免费乘坐。
—— 邢台生态环境发布
为有效应对本轮污染天气,秦皇岛市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于10月20日10时起,启动Ⅱ级(加强)应急响应。对重点工业企业采取更严格停限产措施,落实柴油车绕行、交通疏导、港口管控等移动污染源管控举措,生态环境、住建、工信、资源规划、城管执法、公安等部门及各县区政府按照职责分工,全面加强对施工工地、物料堆、矿山和道路的扬尘管控,以及秸秆禁烧等相关工作。
—— 秦皇岛生态环境发布
山东省
为进一步提升环境执法效能,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山东省组织开展第四季度环境综合执法暨企业帮扶行动,从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局以及各市抽调执法人员组成16个检查组,对各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内企业和单位的应急操作方案编制及执行、群众反映和监控发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整改落实,土壤重点监管企业污染防治等情况进行检查,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山东环境
10月21日上午,第8届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绿色产业国际博览会在青岛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据悉,2018年山东全省环境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103.1亿元,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超过8000亿元。随着山东省治理措施的持续强化,必将为广大环境治理企业、机构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 山东环境
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能力和水平,山东生态环境厅于10月14日至19日在烟台举办全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题培训班。
—— 山东环境
10月16日,山东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与淄川区人民政府举行战略框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此次签约不仅为淄川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也必将在破解环保难题、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发展后劲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双方将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打造“两山论”实践基地、“水、气、土、农村”等领域污染防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打造科研院所与地方合作新典范。
—— 山东环境
山西省
10月22日至24日,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举办。800多位国内外能源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于此,共商能源国际合作,共谋能源低碳发展。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在“秋冬防”攻坚的关键时刻,临汾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从现在起到明年3月底,由副厅级领导带队,组成3个督查组对各县(市、区)“秋冬防”攻坚工作进行常驻督查指导,并于10月21日下午召开督查工作安排部署会议。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为进一步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太原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日前发布了新修订的《太原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今年最大的亮点在于强制性减排方面不再采取“一刀切”,而是更突出差异化、精准化管控措施,进一步提升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能力。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西省通报了2019年9月120个县(区、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后10位的县(市、区)(综合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吕梁市孝义市、晋中市介休市、晋中市寿阳县、晋中市平遥县、晋中市灵石县、晋城市晋城开发区、阳泉市阳泉郊区、阳泉市阳泉开发区、晋城市晋城城区、临汾市霍州市、临汾市侯马市(并列第110);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排名后10位的县(市、区)(综合指数同比变化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吕梁市柳林县、忻州市定襄县、晋中市寿阳县、临汾市汾西县、长治市襄垣县、吕梁市离石区、阳泉市阳泉郊区、晋中市昔阳县、临汾市翼城县、吕梁市石楼县。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10月10日至18日,太原市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强化监督组,新发现问题16家。其中,涉及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问题11家,拆迁工地1家,道路扬尘2家,其他问题2家。太原市强化监督组通报了其中的5起典型案例。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
2019年以来,江苏省“依法依规监管、有力有效服务”,持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2019年全省典型环境(含涉气)违法案件予以公开曝光,接受社会监督。
——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
日前,浙江省政府正式发文通知,命名建德市、宁波市奉化区、永嘉县、湖州市南浔区、绍兴市上虞区、舟山市普陀区、临海市等7个县(市、区)为第三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截至目前,全省已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10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5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45个。
——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公布9月及1-9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9月,11个设区城市PM
2.5浓度均小于35 μg/m³,平均浓度为24 μg/m³;AQI优良率范围为53.3%~93.3%,平均75.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最小的为舟山市,最大的为杭州市。1~9月,11个设区城市PM
2.5平均浓度为29 μg/m³,同比下降2 μg/m³(6.5%)。舟山、丽水、台州、温州、宁波、金华、衢州、湖州、嘉兴9个城市PM
2.5浓度小于35 μg/m³。58个县级城市PM
2.5平均浓度平均为27 μg/m³,同比下降1 μg/m³。龙泉市等57个县级城市PM
2.5浓度小于等于35 μg/m³。
——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基于TERRA/MODIS(上午)和AQUA/MODIS(下午)卫星遥感数据,2019年9月,共监测到秸秆焚烧火点9个(不包括云覆盖下的火点信息):其中杭州市1个、温州市1个、湖州市2个、金华市1个、衢州市3个、丽水市1个,其余设区市未监测到火点。
——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陕西省
2019年9月,陕西省PM
2.5平均浓度26 μg/m³,同比上升23.8%;平均优良天数27.2天,同比减少2.3天。2019年1~9月,全省PM
2.5平均浓度46 μg/m³,同比上升7.0%;平均优良天数195.1天,同比减少2.6天。2019年1~9月,杨凌、咸阳、西安、延安、西咸、渭南等6个市(区)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按改善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安康、韩城、榆林、商洛、铜川、汉中、宝鸡等7个城市空气质量同比下降(按下降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下降的前3名依次是韩城、榆林、铜川。2019年1~9月,关中地区PM
2.5平均53 μg/m³,同比上升8.2%;平均优良天数171.4天,同比增加2.8天。西安市PM
2.5平均浓度52 μg/m³,同比下降1.9%;优良天数165天,同比增加5天。
——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10月18日上午,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信厅就“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工作进展缓慢问题,对韩城市政府进行了约谈,要求韩城市定方案、建台账、定时间,全面整理发现环境问题。
——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四川省
截至10月20日,今年成都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35天,提前2个多月实现了2017年全年的优良天数;优良天数比例80.2%,较去年同比上升5.8%;SO
2、NO
2、PM
10、PM
2.5、CO和O
3浓度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3.3%、4.7%、7.4%、7.1%、8.3%、0.6%。235个优良天是成都市深入持续推进“铁腕治霾”和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的成果体现。全市各级各部门狠抓压减燃煤、治污减排、控车减油、清洁降尘、综合执法、科技治气六大行动,扎实推进50项具体措施落地见效。
—— 四川省环境环保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