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播报「10.11-10.17」

官方发布
10.11

生态环境部李干杰部长在京会见了来华出席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闭幕式的卡塔尔市政与环境大臣阿卜杜拉·苏拜伊,双方就加强生态环境领域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李干杰部长强调,中方愿继续与卡方在双多边、区域及全球层面加强合作,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 生态环境部
 
近期,生态环境部制定并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旨在总结现状,提出目标,明确任务,稳中求进,推进空气质量环境持续改善,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案》要求:秋冬季期间(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6%。《方案》强调:“2+26”重点区域秋冬季大气环境形式依然严峻;工作重点要聚焦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立足四大结构的优化调整,突出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强化组织保障,严格监督执法,确保责任落实;坚决反对“一刀切”等强制性敷衍应对做法;地方和企业实行差异化指导及管控;保障群众温暖过冬;重污染天气应对实施效绩分级、差异化管控。
—— 生态环境部
 
10月8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2019年第五次主任办公会,会议审议、讨论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成果凝练报告(简版)、大气攻关研究总报告提纲等事宜。
——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
 
10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特别强调:能源关系民生冷暖。北方取暖季节即将到来,要切实抓好保暖保供工作,从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做实做细天然气产储运销统筹协调,多渠道保障气源供应。对今年北方重点地区新增的“煤改气”用户,要落实好气源安排,坚持以气定改。突出做好东北三省供暖用煤保障。多措并举,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 中国能源报
 
10.15

近日,生态环境部组建了第一届生态环境应急专家组,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等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的29名专家成为专家组成员,该专家组涵盖了涉水、气、土壤、重金属等所有类别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处置专家,还吸收了法律和舆情管理等行业相关专家,进一步丰富专家组的构成,提升专家组的综合指导能力。生态环境部出台了《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专家组管理办法》,保障专家组智力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充分发挥,切实服务生态环境安全。
—— 生态环境部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方便食品、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制造等5项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从过去以项目准入为主的管理,向既抓宏观又抓微观的全流程管理转变,逐步实现固定污染源全过程多要素的“一证式”环境管理,推进排污许可证全覆盖。
—— 生态环境部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全国六大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公布10月中下旬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全国大部地区扩散条件总体较好,预计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其中,17日-19日,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可能出现中度污染,中部沿山地区可能出现短时重度污染;18日-20日,长三角北部内陆和东北区域辽宁地区可能出现短时中度污染;新疆南疆地区受沙尘影响,可能出现间歇性轻度及以上污染。
—— 生态环境部
 
日前,全国固定污染源统一数据库建设现场会在南京召开,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主持会议。会上,江苏省分享了污染源“一企一档”动态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建设应用的做法和经验。部分省市交流了地方固定污染源数据库建设经验,统一了固定污染源数据库建设思路,为生态环境管理决策支撑发挥更大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中国环境新闻
 
10.17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就《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具体目标、举措等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 生态环境部
 
2018年8月-12月,工信部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开展“2018年度柴油货车排放油耗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发现浙江飞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有部分产品不符合《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中关于生产一致性管理的相关规定,责令其停止生产和销售违规产品,并撤销产品《公告》 ;进行为期6个月的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公告》新产品申报资格,整改完成后工信部将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
—— 工信微报
 
 
地方资讯
北京市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通报了2019年9月16日-30日全市范围内大气粗颗粒物浓度排名情况:9月下半月全市大气粗颗粒物浓度最高的30个乡镇(街道)主要分布在全市城区及东南部,涉及朝阳、通州、大兴、海淀、丰台、东城、西城、顺义8个区。
—— 京环之声
 
2019年9月,北京市城管执法系统按照《2019年施工扬尘专项执法工作方案》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全市立案查处施工工地、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车辆涉及大气类违法行为2645起,同比增长1.8%,罚款1229.28万元,同比下降7.8%。市城管执法局移送园林、水务、市政等行业管理部门扬尘处罚信息120条,移送市住建委施工扬尘处罚信息206条,开展市级联合执法8次。针对16处存在施工扬尘问题严重的工程,市城管执法局进行行政处罚并予以了通报。
—— 首都城管
 
天津市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通报了2019年8月份全市环境执法情况: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5922人次,检查企业2455家次,立案386件,下达责令改正决定283件、行政处罚决定310件,其中涉及大气类99件。实施查封、扣押17件,限产、停产7件,移送公安行政拘留10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1件,有效地打击和震慑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市监控平台接收25409条移动遥测联网数据,全市人工拦检6041辆,查处超标车1485辆。排查非道路移动机械1137台次,超标机械37台;排查加油站、储油库160座次。
—— 天津生态环境局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通报了2019年9月份各区空气质量排名及经济奖惩情况。各区综合排名由好到差依次为:南开、西青、蓟州、静海、武清、河东、滨海新区、河西、北辰、津南、河北、宁河、和平、东丽、红桥和宝坻。
—— 天津生态环境局
 
10月14日,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公布《天津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民意,集中民智,确保条例具有较强针对性、可操作性,切实发挥法律制度刚性约束作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 天津生态环境局
 
2019年9月份,天津市共处罚排放超标车1704辆,其中本市车1329辆,外埠车375辆,并对超标排放车辆信息进行了在线公示。
—— 天津生态环境局
 
河北省
 
近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划定邯郸市货运车辆低排放控制区的通告》。于10月10日起,在邯郸市主城区建立低排区管理制度,对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货运车辆采取限行禁行措施。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日前,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了《唐山市大气污染防治若干规定》,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施行,主要包括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机动车管控、扬尘治理、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大气环境质量管控等内容。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河北省已组建5个省委省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将于10月10日至11月10日进驻保定市、定州市、廊坊市,11月15日至12月15日进驻石家庄市、邢台市、邯郸市,开展省委省政府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驻工作。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自9月10日起,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蓝天保卫月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检查组发现,在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有部分企业拒不执行应急减排措施,违法生产、违法排污,对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现向社会公开了两批拒不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环境违法问题。省生态环境厅已责成各地政府组织依法查处。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近日,石家庄市制定出台了《石家庄市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明确了秋冬季期间(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的治污目标。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调整能源结构、积极调整运输结构、优化调整用地结构、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秋冬季期间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在“蓝天保卫月环境执法专项行动”中,通过各种监测、督察形式,严厉打击各类涉气环境违法行为,其中重点加大对各类扬尘污染问题的排查力度,执法检查发现了部分建筑施工工地、拆除工地、道路养护及工业物料贮存堆放等企业(点位)扬尘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现向社会公开一批突出扬尘污染环境违法问题,已责成各地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全部问题依法严肃查处,严格督促落实整改要求,有效解决当前大气环境污染突出问题。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在“蓝天保卫月环境执法专项行动”中,严肃查处了一批工业企业违法排污的问题,对其严格督促落实整改,并在线公布了部分典型问题。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10月15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再次启动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统筹省、市、县三级环境执法力量,采取混合编组、异地执法、交叉执法、巡回执法等方式,全力聚焦涉气环境违法问题,开展执法检查。
——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10月16日,邢台市生态环境局就10月16日中午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启动后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度部署。强调要高度重视此次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严格级别和范围,按照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响应措施和工业源应急减排响应清单,从严管控,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要严格督办落实,强化现场执法,深入企业,深入一线,真督真查真办,现场核实,对执行不到位的企业坚决依法严惩。
—— 邢台生态环境局
 
为加强衡水市工业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切实改善衡水市环境空气质量,减少灰霾天气,《衡水市工业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指南》近日完成编制并发布。
—— 衡水市生态环境局
 
山东省
 
10月13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向潍坊市青州市、淄博市临淄区、滨州市邹平市人民政府发出通知,依据《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决定对青州市与淄博市临淄区交界区域、邹平市临池镇因以执行产业发展规划不严为主所导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实施挂牌督办。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从山东能源局获悉,今年前8个月,菏泽鄄城15万千瓦风电场等多个新能源项目先后投运并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累计新增360.6万千瓦。截至目前,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装机总容量已达3363.5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24.7%,接近全省电力装机的四分之一,为实现全省电力装机容量“三个三分之一”的远景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日前,聊城印发《聊城市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导则》等10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导则。主要涉及聊城市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导则、聊城市铸造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导则、聊城市砖瓦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导则、聊城市工业企业内部堆场扬尘治理技术导则、聊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技术导则等10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导则。
—— 北极星大气网
 
山西省
 
10月15日,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10月涉气的“黄、红、黑”牌企业名单:1家涉气企业被亮“红牌”,14家涉气企业被亮“黄牌”。要求被公布企业要积极整改、按时报送整改方案和整改完成情况报告。
—— 晋城市生态环境局
 
近日,阳泉市启动非道路移动机械调查摸底和编码登记工作,为制定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申报时间为2019年10月8日-2019年11月18日。从2020年1月1日起,无信息采集卡或者环保标牌(贴)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将不得在阳泉市划定的禁用区内使用。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针对10月10日-13日,全省中东部可能出现的一次中度及以上污染过程(太原市部分时段可能达重度污染),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办公室迅速向5市(太原、阳泉、晋中、忻州、吕梁)下达重污染天气调度令,太原及周边“1+30”区域实施联防联控,“省清零行动组”与各市密切配合,迅速采取应急减排措施,加大管控力度,督促相关企业严格落实限产、停产等措施要求,确保各项应急措施落实到位,区域联防联控成效明显。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10月12日,晋中市发布《晋中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晋中市制定的第二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专项法规,旨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解决群众诉求、落实环保法规的需要。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通报8月份各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奖惩情况: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各市环境空气质量奖惩资金合计正值从多到少的5个城市依次为吕梁、大同、忻州、朔州、太原,资金合计负值(扣罚值)从多到少依次是晋中、运城、阳泉、长治、晋城、临汾6个市。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西通报2019年9月及1-9月各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9月,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最好的3个城市依次为忻州、运城、朔州,最差的3个城市依次为晋城、太原、临汾。与去年同期相比,仅晋中1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0%,其余10市均同比上升,升幅前三位的城市依次为吕梁(30.9%)、晋城(26.6%)、朔州(22.4%)。1月-9月,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最好的3个城市依次为大同、朔州、吕梁,最差的3个城市依次为临汾、晋城、太原。与去年同期相比,吕梁、运城、晋中3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分别下降2.7%、1.6%、0.2%,其余8市均同比上升,升幅前三位的城市依次为:朔州(12.4%)、大同(11.6%)、长治(7.7%)。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从山西省工信部获悉,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山西省将太原、吕梁、晋中、阳泉、长治、晋城、临汾、运城等城市列为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铸造产能建设项目,以期加快推动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中国环境报
 
江苏省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积极打造生态环境无人机监测团队,并在大气、水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排查等工作中开展应用创新。旨加强无人机等高新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更好地服务污染防治攻坚战。
——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10月12日,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与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在南京签署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应用合作框架协议:打造高素质遥感监测队伍;推进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业务系统建设;推动成果应用,广泛试点生态环境遥感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作;把分中心建成全国范围内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典型样板,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精准支撑服务。
——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
 
近日,2019年浙江省酸雨监测技术研讨会在台州召开,就如何做好酸雨监测、服务于“蓝天保卫战”进行研讨。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对浙江省酸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详尽的分析评估,探讨如何保证酸雨监测的规范性、及时性和监测质量,达到提高酸雨监测水平的目的。
——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陕西省
 
西安市组织开展了出租车走航监测工作,对绕城高速内主城区道路颗粒物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并公布了9月走航结果。西安市铁腕治霾办将对各区县、开发区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如污染严重又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上海市
 
从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的通告》至9月底,长宁区开展了对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通告宣传培训,并主动送政策和服务至企业,为企业申报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牌照提供指导。截止到9月底,长宁区辖区内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牌照申报系统上有非道路移动机械一千两百余台。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宁夏回族自治区
 
日前,为有序推动宁夏回族自治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建设,切实打赢蓝天保卫战,结合实际情况,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
——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