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播报「9.20-9.26」

官方发布
09.18
生态环境部公开征集短链氯化石蜡、十溴二苯醚、多氯萘、六氯丁二烯、五氯苯酚及其盐类和酯类、全氟辛酸(PFOA)及其盐类和相关化合物6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相关信息,具体内容包括相关化学物质在我国境内的生产、使用和替代情况。征集截止时间为2019年10月31日。
——生态环境部
 
生态环境部发布《淀粉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征求意见稿)》《水处理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征求意见稿)》《肥料(氮肥除外)制造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征求意见稿)》《镁、钛冶炼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征求意见稿)》《镍、钴、锡、锑、汞冶炼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征求意见稿)》五个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征求意见稿,旨在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推进排污许可制度实施。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19年10月12日。
——生态环境部
 
09.20
生态环境部在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些年,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整体上呈现出稳中向好、持续改善的态势,但重点区域秋冬季期间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提出:对2018年PM2.5年均浓度达标的城市进行豁免,不设置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对秋冬季PM2.5浓度较低的城市,要求其巩固成果;2019年攻坚行动措施重在强调依法依规,坚决反对“一刀切”;实施差异化应急管理,夯实应急减排措施;分类施策,推动工业企业深度治理。
——生态环境部
 
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中“使用”概念及“无生产配额许可证生产”的法律适用意见。
——生态环境部
 
09.23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到202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通过一系列措施保障发展目标的实现:完善基础设置布局,实现立体互联;加强交通设备研发,实现完备可控;打造便捷舒适交通服务,实现经济高效;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智慧引领;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反应快速;促进节约绿色发展,实现低碳环保;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培育精良人才队伍,实现创新奉献;完善治理体系,实现提升治理能力。
——中央人民政府
 
生态环境部通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近期空气质量形势:9月25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出现一次区域性大气污染过程,影响范围包括京津冀大部分地区、河南全境、山东大部分地区以及江苏、安徽北部部分城市,部分城市可能出现4天重度污染过程。生态环境部已向各地人民政府通报空气质量预报信息,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启动相应级别预警,切实落实各项减排措施,缓解重污染天气影响。
——生态环境部
 
09.25
生态环境部通报2019年8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降尘监测结果:“2+26”城市降尘量均值范围在2.5-9.8吨/平方千米·月之间,平均值为6.0吨/平方千米·月,同比下降6.2%,其中,唐山市降尘量(9.8吨/平方千米·月)最大;汾渭平原11城市降尘量均值范围在3.4-10.4吨/平方千米·月之间,平均值为6.2吨/平方千米·月,其中晋中市(10.4吨/平方千米·月)和宝鸡市(9.6吨/平方千米·月)降尘量最大。
——生态环境部
 
地方资讯
北京市
 
9月20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公布8月环境空气质量状况:NO2浓度同比持平,PM2.5、PM10、SO2浓度同比均下降,且PM2.5平均浓度为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史最低水平,首次进入“20+”;优良天数比例80.6%,全月无空气重污染日;各区PM2.5浓度在17-26 μg/m³之间,通州区、东城区、西城区浓度排名后三位。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9月21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通报8月份受理生态环境投诉举报情况:大气问题占38.3%,其中餐饮油烟(25.5%)、扬尘(19.5%)等问题较多;朝阳区、丰台区和海淀区办理群众反映生态环境诉求数量位居办理率前三名。
——京环之声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公告:自9月24日起,对食品制造、无机化学、聚氯乙烯、废弃资源加工、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行业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发证范围内的企业于9月24日起开展排污许可证的申请,并于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排污许可证的领取。2020年1月1日起,现有相关企业必须持证排污、按证排污。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9月24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工作》通知,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在2019年底前,各区完成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工作,并发放环保号码标识等,实现“一机一码”。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河北省
 
9月23日,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启动区域一区域二和秦皇岛市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的通知》:自9月25日起,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秦皇岛和定州、辛集等市将出现重度污染天气过程,于24日零时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省生态环境厅派驻现场工作组将重点督促各地精准实施减排措施,按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的原则,逐行业、逐企业做好排放绩效评价和分级分类管理,科学制定差异化管控措施,严禁“一刀切”。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山西省
 
9月19日,“百日清零行动”指挥部办公室通报生态环境违法案件处理最新进展。清单核查方面:截至9月15日,发现各类环境问题5046个,其中清单内环境问题3226个,建筑施工工地环境、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监督督办企业环境污染、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监督督办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数量居清单内环境问题数量前三位;整改清零方面:截至9月15日,前十批督办环境违法问题4906个,完成整改4507个,清零率91.87%,环比上升1.52%;案件查处方面:7月4日-9月15日,全省处罚案件1559件,罚款金额10019.63万元,比上周增长521.8万元,环比增长5.49%,罚款金额名列前三位的市分别为晋中市(1596.32万元),临汾市(1405.53万元),运城市(1352.76万元)。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9月20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太原及周边区域(1+30)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加强区域联防联控组织领导,强化区域政策统筹和信息共享,通过实行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制度,按照“环保管家”的模式,组建大气污染防治“一县一策”专家团队,同步调推进、整改性治理、全局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9月21日,唐山市丰润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9月下旬大气污染防治加严管控措施》:管控时限为2019年9月22日至10月4日,针对工业企业发布了具体的管控标准;在保障措施中,实行部分停产、减量限产,并于9月23日开始,对停产企业实施摘除电表断电措施,开展“零点行动”夜查工作。
——北极星大气网
 
9月25日,山西省通报2019年8月120个县(区、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较差后10个点位分布在晋中(40%)、运城(30%)、临汾(20%)、吕梁(10%)4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排名后10个点位中,长治市最多(40%)。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东省
 
 9月22日,山东省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小组办公室向16市政府发函,要求各市切实做好新一轮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工作。截至9月23日零时,济南、淄博、枣庄、东营、潍坊、济宁、泰安、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13市已相继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并自24日零时起,正式启动应急响应,按照清单落实减排应对措施。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9月17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东省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制定和污染源自动监测安装联网管理规定》,强调各市生态环境局应结合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和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重新对2019年度水环境和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名录进行核实,更新“重点排污单位直报系统”,并按照要求完成自动监测设备安装联网任务。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上海市
 
8月24日,上海市公布8月空气质量情况:首要污染物为O3,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超标率上升9.7%,共超标6天;AQI优良率同比下降16.2%,PM2.5、PM10、NO2月均浓度均同比上升,SO2月均浓度同比持平,CO日均值超标率持平;全月未出现重污染天气。各区道路扬尘颗粒物月均浓度在0.06~0.077mg/m³之间,PM2.5月均浓度在21~27μg/m³之间。
——上海环境
 
江苏省
 
9月20日,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领导小组下发《关于下达2019年全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指出全省共排查出列入整治范围的化工生产企业4022家。《通知》要求各设市区要加大关闭退出力度,确保年度目标全面完成;加强整改工作指导,确保整治提升取得实效;周密做好关闭或取消化工定位园区的后续处置工作。
——北极星大气网
 
陕西省
 
9月24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通报全省1-8月空气质量状况:8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5.4%,平均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1天;1-8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5.7%,平均优良天数同比减少8天,安康、商洛、韩城、榆林、铜川、汉中、宝鸡7个城市空气质量同比下降。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