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发布
09.10
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完善市场准入以及环保信用监管机制;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管理水平,解决清洁取暖、“散乱污”企业整改、重污染天气减排、环保“一刀切”等问题;强化责任担当,健全保障机制,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部
09.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控制设计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通风与净化系统、装饰装修污染控制、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此标准自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
09.12
国家标准委对5项拟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包括《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农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19年9月27日。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09.16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全国六大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共同发布9月中下旬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受冷空气及降水过程影响,全国扩散条件总体较好,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局地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臭氧或颗粒物。
——生态环境部
09.18
生态环境部通报2019年8月和1-8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8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3.1%,PM
10、NO
2、O
3浓度同比分别上升2.6%、5.6%、7.9%;SO
2浓度均同比下降;CO、PM
2.5浓度同比持平。168个重点城市中,鹤壁、泸州、咸阳城市空气质量位居后三位。1-8月,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同比减少2个,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0.9%,O
3浓度同比上升3.5%;PM
10、SO
2浓度均同比下降;PM
2.5、NO
2、CO浓度均同比持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空气质量同比均反弹,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分别下降3.3%、2.3%,PM
2.5浓度同比分别上升1.8%、3.8%;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同比下降,但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2.8%。168个重点城市中,郑州、枣庄、阳泉城市空气质量位居后三位。
——生态环境部
生态环境部公布8月全国"12369"环保举报办理情况:举报总数同比降低;但涉气污染举报较多(51.7%),恶臭/异味的举报数量居首位;上海、新疆大气污染举报相对突出,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其中上海工业废气和油烟问题居多,新疆恶臭异味问题居多。
——生态环境部
09.20
生态环境部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 (征求意见稿)》: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全面完成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秋冬季期间PM
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5%,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8%;通过调整优化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四大结构,细化城市及行业具体推进目标及措施,提高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能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等措施,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中国大气网
地方资讯
河北省
9月12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19年8月及1-8月全市空气质量状况:8月,全省PM
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1.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9.2%,PM
10、SO
2、O
3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1.5%、18.2%、9.7%;NO
2和CO浓度同比持平。1-8月,全省PM
2.5浓度同比下降2.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0.2%;平均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天,优良天数比率为60.1%。
——河北省生态环境发布
山西省
9月17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19年8月及1-8月11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临汾、晋城、太原三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后三位;长治、运城、大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上升,分别增长8.3%、3.2%、2.7%。1-8月,临汾、太原、晋城三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后三位;忻州、大同、朔州、太原、长治五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上升,其中朔州(10.5%)、大同(10.0%)、长治(6.7%)三市上升幅度位居前三位。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9月18日,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太原市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要求2019年底前完成省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及SO
2、NO
x排放控制指标,并力争市区空气质量退出全国168个城市后十位,NO
2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0%,且古交、清徐、阳曲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0%。太原市将通过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工业企业深度改造,农村地区清洁供暖改造,国三营运柴油货车淘汰,矸石山治理,错峰生产豁免名单建立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实现达标方案。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9月19日,山西省吕梁市印发了《吕梁市打赢蓝天保卫战 2019年行动计划》,针对两个重点区域(吕梁市区和汾文交孝地区)分别制定了空气质量改善和污染物排放的约束性指标:全市SO
2和NO
x完成省下达的排放控制指标;吕梁市区PM
2.5年平均浓度达51ug/m³,其周边地区PM
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2%以上;汾文交孝城区PM
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5%以上,其周边地区PM
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2%。吕梁市将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及散煤清洁化替代、提高工企业治污水平、推动机动车污染治理、综合管控面源污染、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全市空气质量。
——吕梁市人民政府
山东省
9月10日,临沂市生态环境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印发《关于印发临沂市建陶行业工艺装备及生态环境准入标准的通知》,分别对新建建陶企业工艺装备及生态环境准入标准、现有建陶企业整治提升标准提出要求,并首度明确建陶企业必须淘汰煤气发生炉,改用天然气为燃料。
——北极星大气网
江苏省
江苏省在污染攻坚防治综合监管平台中嵌入监督模块,以“线索归总、全程监管、履职留痕、分析预警、跟踪问责”为模式,以“监督的再监督”为根本,运用大数据思维联通线上和线下监督,倒逼各方履职,设计分级预警机制,推动各方治污攻坚责任落实。
——生态环境部
9月16日,江苏省泰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开展排污许可证申领工作的通告》,要求已经建成并实际排污的排污单位,在2019年12月31日前申请并取得排污许可证;在2019年12月31日后建成的排污单位,在启动生产设施或者在实际排污之前申请并取得排污许可证。
——泰州市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
9月16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浙江省铸造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旨在严禁铸造行业新增产能,推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征求意见截至2019年9月20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四川省
近日,四川省印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到2019年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的89项整改任务完成70%以上,省级环保督察发现的8924个问题完成97%以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及专项督察反馈意见的66项整改任务达到序时进度。《方案》要求聚焦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分类施策,防止和查处整改“一刀切”等问题;依据“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要求,将专项整治工作与其他生态环境整改问题集合,细化工作措施;采取可行有效整改措施,标本兼治;建立健全环境准入、环境监督执法、考核评价等生态文明长效机制。
——四川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
近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湖北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全省新建(含搬迁)钢铁项目原则上要达到超低排放水平;现有钢铁企业到2023年底前,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黄石市、荆州市、鄂州市、咸宁市等七城市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其他地区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从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物料运输及监测监控等方面实施钢铁企业超低排放。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福建省
日前,泉州市印发《泉州市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要求新建(含搬迁)钢铁项目原则上要达到超低排放水平,现有钢铁企业的在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所有环节的升级改造,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以及运输过程满足“环大气〔2019〕35号”有关指标和措施要求。
——泉州市生态环境局
陕西省
9月12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管理 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旨在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征求意见截止到2019年10月8日。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