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播报「8.23-8.29」

官方发布
8.16
第28次基础四国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在巴西圣保罗举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就气候变化多边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协调立场,并发布23项联合声明,商定第29次“基础四国”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将由中国举办。
      ——生态环境部
 
8.23
生态环境部通报2019年上半年环境行政处罚案件与《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执行情况:全国共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10866份,罚款总计46.33亿元;河北省行政处罚案件数量、广东省行政处罚罚款金额分别居全国首位。配套办法执行方面,共查处五类案件(按日连续处罚案件,查封、扣押案件,限产、停产案件,移送行政拘留案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0854件,查封、扣押类案件占比最高(63%)。
——生态环境部
 
8.27
生态环境部通报2019年7月和1-7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7,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PM10、O3、NO2浓度同比分别上升5.3%、8.1%、11.8%,SO2、CO浓度均同比下降,PM2.5浓度同比持平;168个重点城市中,唐山、晋城、邢台城市空气质量位居后三位。1-7,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同比增加9个;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O3浓度同比上升1.4%,PM10、SO2浓度均同比下降,PM2.5、NO2、CO浓度均同比持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空气质量同比均反弹,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分别同比下降6.1%、3.6%,PM2.5浓度同比分别上升3.4%、3.5%;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同比下降,但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1.6%。168个重点城市中,邢台、临汾、石家庄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后三位。
—— 生态环境部
 
近日,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中国环境报社、河北省生态环境厅三家定点帮扶单位,联合大气环境司、“一市一策”专家组,与聊城市委、市政府共同举行报告会,专题讲解“打赢蓝天保卫战——聊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与对策”,强调大气污染突出问题,结合聊城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建议,实现精准帮扶。
——中国环境报
 
由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冶金环保专业委员会承办的“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暨绿色工厂创建工作推进会”在太原召开,解读了山西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有关政策及实施方案,介绍了山西省钢铁行业发展情况和现存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推进了钢铁行业环保治理。
——冶金工业规划院
 
8.28
近日,生态环境部对山西省大同市同煤广发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江西省樟树市盐化工业基地污水处理厂、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吉元冶金集团有限公司挂牌督办,3家单位存在主要污染物排放长期且严重超标、屡查屡犯问题。
——生态环境部
 
 
地方资讯
北京市
 
8月26日,北京市公布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情况。7月PM2.5平均浓度为历史同期最低水平,同比下降15.9%,已连续三个月PM2.5月均浓度均为“30+”;达标天数为12天,优良天数比例为38.7%,无重污染日;各区PM2.5浓度在28-42 μg/m³之间,其中密云、延庆、怀柔等区浓度较低,通州、西城、东城等区浓度较高。1-7月PM2.5累计浓度同比下降13.5%;累计优良天数125天;空气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5天。通过狠抓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各项污染防治任务、保持高压执法态势、打击大气环境违法行为,打好蓝天保卫战。
——京环之声
 
顺义区通过构建网格化环境监管模式,实现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8年,PM2.5年平均浓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同比下降12.3%;2019年7月底,PM2.5累计平均浓度达到43 μg/m³,同比下降23.2%。顺义区建立三级行政网格体系,调动基层积极性,实现共享共治;利用科技手段开展PM2.5监测、机动车监管、施工工地扬尘及全部搅拌站在线监控,搭建科技网格,助力宜居顺义建设;创新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调整与完善督查网络,实现精准治污。
——京环之声
 
河北省
 
自8月22日起,河北省在全省开展2019年挥发性有机物环境执法帮扶行动,分为业务培训、市级交叉、省级帮扶三个阶段;8月26日起,帮扶行动将进入现场实战阶段,各地组织开展跨区域交叉执法,助力涉VOCs企业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河北生态环境厅
 
近日,河北省大气办公开约谈2019年1-7月空气质量恶化明显的定州市政府,指出其缺乏对本地空气质量恶化根源的分析及有效治理举措;要求其提高分析研判能力,制定整改方案,开展拉网式、体检式排查,完善污染源清单,突出督政查企,严格监督执法。
——中国环境报
 
8月29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示了2019年河北省第一批钢铁行业去产能及减量置换项目退出产能计划。第一批钢铁行业去产能计划包括3家企业的4座炼钢(转炉)设备、2座炼铁(高炉)设备,分别去产能154.75万吨、150万吨;第一批减量置换项目退出产能计划包括9家企业的炼钢(转炉)设备、炼铁(高炉)设备,分别减量退出炼钢、炼铁产能249.8万吨、去产能154.75万吨、444.15万吨。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西省
 
8月23日,山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报7月15日-8月21日全省55个国控监测点位(不含3个清洁对照点)环境质量排名情况。空气质量较差后10个点位分布于临汾(40%)、太原(30%)、阳泉(20%)、晋城(10%)4市;空气质量同比变化排名后10个点位中,长治市最多(50%)。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8月28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集中约谈2019年1-7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的11县(市、区),要求11县(市、区)要坚守空气质量改善底线,强化大气污染攻坚措施,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近日,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通报6月份1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奖惩情况:扣罚资金总额904.80万元,晋中扣罚资金最多(428万元);奖励资金总额723.84万元,11个城市均有奖励资金,大同市奖励资金最多(109.61万元)。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东省
 
8月27日,济宁市生态环境局部署全市VOCs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回头看”行动:本次行动目标为核查对6月份发现的428家问题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整改情况,同时检查《济宁市“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济宁市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专项行动方案》中各项要求的落实情况;依法处罚查处整改不严不实或发现新的严重环境违法问题企业,责令其停产整改,并对其进行曝光,同时通报批评责任单位,推进全市 VOCs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
——济宁生态环境
 
上海市
 
8月26日,上海市公布7月空气质量情况:首要污染物为O3,共超标3天;AQI优良率同比上升3.2%,PM2.5、NO2月均浓度均同比上升,SO2月均浓度、O3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超标率均同比下降,PM10月均浓度、CO日均值同比均持平,全月未出现重度污染天气;各区道路扬尘颗粒物月均浓度在0.068~0.085 mg/m³之间,PM2.5月均浓度在22~29 μg/m³之间,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趋势。
——上海环境
 
江苏省
 
8月22日,南京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部署2019年下半年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督查工作:各区要提高站位,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以督政为主、督企为辅、督效为准,认清定位,切实履责;每区派驻一个督查组,12个大气攻坚督查组团结协作,完成任务;实施“五个一”机制(每周一清单、每日一交办、每周一通报、每月一评估以及每人一手册),将督查任务和督查内容做到清单化、直观化、数据化。
——美苏263
 
近日,连云港市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市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告》,将赣榆区、海州区、连云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全部行政区域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调整后的市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由2017年672平方公里扩大至4526平方公里,此次调整将有助于实现燃煤小锅炉清零,大幅降低散煤污染。
——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陕西省
 
截至8月21日,陕西省第二批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2个督察组共收到群众举报249件,咸阳市、铜川市转办134件、39件,其中两市的涉气问题数量均占比最高,分别为55.03%、33.33%。目前,根据督察“回头看”安排,2个督察组正在开展走访问询和下沉督察。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8月27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通报全省空气质量状况:7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8.7%,平均优良天数同比减少3天;1-7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10.2%,平均优良天数同比减少5.2天,安康、商洛、韩城、铜川、宝鸡、汉中、榆林7个市(区)空气质量同比下降。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