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播报「7.5-7.11」

官方发布
 
7.5
财政部发布《关于下达2019年度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的通知》: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合计250亿元。其中清洁供暖试点资金152亿元,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任务预算约96亿元,氢氟碳化物销毁处置补贴2亿多元。
—— 财政部
 
7.8
近日,第二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将全面启动:已组建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上海、福建、海南、重庆、甘肃、青海6省(市)和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家中央企业开展督察进驻工作,为期1个月。
—— 生态环境部

生态环境部通报2019年6月和1-6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
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6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PM2.5、PM10、O3、SO2浓度均同比下降;NO2、CO浓度均同比持平。1-6月,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同比增加20个;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PM2.5、PM10、SO2浓度均同比下降;O3、NO2浓度均同比持平;CO浓度同比上升7.1%。
1-6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空气质量均有所反弹,PM2.5浓度均同比上升,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均同比下降;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及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均同比下降。
168个重点城市:6月,唐山、邢台、石家庄城市空气质量位居后三位;1-6月,临汾、邢台、石家庄城市空气质量位居后三位,泰安、大连、临沂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后三位。
—— 生态环境部
 
地方资讯

北京市
 
7月5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通报6月16日-30日全市范围内大气粗颗粒物浓度排名情况:排名后三十位的乡镇(街道)主要分布在北京市西南部、东南部及城区,涉及西城、东城、朝阳、房山、石景山、丰台、门头沟、通州、大兴、顺义10个区。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7月8日至9日,“2019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行动论坛”在京召开,中外专家共同分享国际大都市空气质量改善和温室气体减排措施、进展及中长期规划和远景展望,为北京市精准施策、有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国际经验和建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分享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经验:过去20年,北京市逐步建立起一套以空气质量监测评价、源解析和污染源清单等科技手段为支撑,在法律标准、经济政策、全民参与及京津冀区域联防联控等方面逐步完善的空气质量管理体系。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天津市
 
7月9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通报2019年6月全市及各区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重污染天数、PM2.5、SO2、CO、O3浓度及达标天数与比例均同比上升,PM10浓度同比下降,NO2浓度同比持平,且PM2.5月均浓度、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第90百分位数均未达到国家标准值;各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4.79~5.46之间,河东区、东丽区、红桥区三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后三位。
—— 天津生态环境
 
河北省
 
河北省大气办制定实施《河北省大气污染集中整治夏季会战方案》:涉及8项专项行动及环境应急、差异化管控,共计10大方面,25项具体措施。全省预计可实现PM2.5年均浓度下降4.46μg/m³。
——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7月8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19年6月和1-6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8个传输通道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情况:6月,邢台、唐山空气质量及PM2.5浓度均居后两位,邢台PM2.5浓度同比降幅居最后一位;1-6月,邯郸、石家庄、邢台空气质量及PM2.5浓度均居最后三位,秦皇岛PM2.5浓度同比降幅居最后一位。
——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7月10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6月河北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月度分析报告:全省空气质量为2013年我国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历年同期最好水平。PM10、SO2、NO2、CO平均浓度均同比下降;PM2.5平均浓度、优良天数平均、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数平均同比均持平;O3平均浓度同比上升2.2%,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贡献率最大。
——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河南省
 
7月10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5、6月全省环境质量情况:全省空气质量改善明显,PM2.5月均浓度连续两个月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2.5、PM10、SO2、NO2、CO均达2014年以来最好水平。
—— 河南环境
 
山西省
 
晋城市为扭转PM10、NO2浓度持续升高,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恶化的被动局面,聚焦工地、道路、渣土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重点领域进行专项整治,通过强化技防、精准施策、培养正面典型、曝光反面典型,施工、道路扬尘污染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7月11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19年6月及1-6月11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6月,阳泉、太原、晋城、临汾4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高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1-6月,晋中、忻州、阳泉、长治、太原、运城、晋城、临汾8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高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朔州(11.7%)、大同(10.2%)2市反弹幅度居前两位。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
 
7月8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19年1月-6月全省空气质量情况:11个设区城市均未发生重污染天气,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平均同比上升。
—— 浙江生态环境
 
江苏省
 
7月6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通报全省1-6月PM2.5排名情况:全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优良天数比率同比上升;各县(市、区)PM2.5平均浓度均同比下降。并通报全省54个县(市、区)PM2.5浓度排名,其中空气质量低于全县(市、区)平均水平的有:6月份32个县(市、区),1-6月30个县(市、区)。
——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安徽省
 
亳州市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降幅位居全省第三位。通过三大举措,实施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空气污染防治: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与物联网走航监测;优化道路保洁方式;开展柴油货车污染联防联控专项行动。
——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陕西省
 
近日,陕西省省委、省政府印发《陕西省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要求:从4方面制定16条整改措施;2019年年底前至少完成41个督察反馈问题整改,2020年年底前完成其他4个问题整改;省纪委监委牵头,逐一深入调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移交的6个责任追究问题,依法依纪严肃追责。
—— 陕西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