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播报「5.31-6.5」

官方发布

5.31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全国六大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通报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6月中上旬,全国扩散条件总体较好;区域臭氧污染问题凸显;伴随大风降温过程有扬沙天气出现;全国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其中,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及长三角区域可能出现臭氧中度污染。
—— 生态环境部
 
6.5

2019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生态环境部在活动现场发布《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2013-2018年)》,对2013年以来的空气污染治理成效和主要治理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 生态环境部
 
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的经验为世界治理空气污染提供了“中国范本”: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并统筹产业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坚持可持续发展,从源头上遏制污染;积极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双边、区域和全球合作,与世界各国分享经验、协同行动,共同实现绿色发展。
—— 生态环境部

地方资讯

北京市
 
石景山区通过强化道路冲刷及树木冲洗作业、楼顶深度保洁及监管执法力度,推进古城重点区域内的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工作。
——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天津市
 
6月5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2018年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8年,天津市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推进蓝天保卫战。全市空气质量持续向好,PM2.5平均浓度、重污染天数均同比下降;主要污染物浓度较2013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 天津生态环境
 
河北省
 
河北省构建科技支撑、依法治理、群防群治的露天禁烧监管格局,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启用“蓝天工程”,智能监控露天禁烧,24小时专人值守,发现火点第一时间查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焚烧秸秆行为依法查处和严厉打击;强化组织领导,夯实责任,严格问责,坚决遏制秸秆焚烧现象。
——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近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河北省扬尘污染专项执法攻坚月行动方案》:确定6月份为扬尘污染专项执法攻坚月,行动分市县全面排查整治、总结培训、省级督查执法三个阶段进行,并实行科学差异管控,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对环境问题突出的责任单位、责任人严肃问责。
——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6月4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18年河北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公报》:2018年,全省空气质量总体改善,为六年来最好。优良天数增加,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减少;颗粒物仍然是主要污染物;PM2.5、PM10平均浓度均比2017年下降,其中PM2.5平均浓度及下降比例均超额完成了年初省人代会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提前一年实现了《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提出的2019年目标任务。
—— 河北生态环境发布
 
山西省
 
5月31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2019年5月23日-5月29日全省55个国控监测点位(不含3个清洁对照点)的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6月1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通告:即日起至6月底,各类排污单位对照环保要求全面开展环境问题自查自纠;7月1日起,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将全面开展违法排污行为大整治行动。
——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东省
 
济宁市开展全市VOCs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行动:检查时间为2019年6月3日-12日,检查重点为化工、工业涂装、印刷、纺织印染、木材加工等行业,并协同推进汽修、干洗、餐饮、畜禽养殖、生活垃圾等VOCs排放行业综合整治,采取奖优罚劣的方式督促企业执行各项环境保护标准,履行治污主体责任,落实VOCs污染防治措施。
—— 济宁生态环境
 
上海市
 
6月2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18上海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8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浓度进一步下降,但是在污染日中,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比达50.7%,臭氧污染仍较突出。
—— 上海环境
 
江苏省
 
宜兴市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实现了2019年1-5月,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率同比上升,PM2.5、臭氧平均浓度均同比下降。通过委托专家团队把脉开方,第一时间针对问题作出响应和处置,并推进科技治霾;强化产业结构调整、车船污染防治、扬尘污染治理、复合污染治理,推进源头治霾;提高全民参与意识,构建部门地方相互协作、联动响应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推进协作治霾。
—— 江苏省生态环境
 
浙江省
 
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全面打响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到2020年,全省在用柴油车监督抽测排放合格率达到95%以上,冒黑烟现象基本消除;柴油和车用尿素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违法生产销售假劣油品现象基本消除;铁路、水路货运量明显增加,达到国家要求。并通过清洁柴油车、清洁柴油机、清洁运输和清洁油品四大行动保证目标的实现。
—— 浙江生态环境
 
陕西省
 
6月3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18年陕西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8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为“良”;PM2.5、SO2、NO2平均浓度均同比下降,但13个市(区)PM2.5年均值均未达到二级标准,PM10平均浓度同比上升1.0%,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浓度平均、O3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浓度平均均同比下降;10个设区市和杨凌示范区降尘量年均值平均比2017年下降;15个市(县、区)均未检出酸雨样品;发生沙尘天气次数比2017年有所上升。
——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